(术语)曼荼罗之法,以三密之方便为缘,行者之观心为因,而现普门海会诸佛之境界。曾非思议之境,故云不思议缘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地藏本愿经说,塑画乃至以金银铜铁作地藏之形象,然后烧香供养和瞻礼赞叹的人,其居处即得十种之利益: 一、土...位于上海西南郊。据传建于三国吴赤乌五年(242),为康僧会之驻锡地,吴主孙权为祀奉佛舍利而建寺塔,赐名“龙华寺...指招感福德果报之业因,即布施等善根功德之总称。据福力太子因缘经卷一载,若诸有情能勤修福因,则所获之福果必极胜...声闻乘中已得涅槃果,然仅安住其果,无更进求佛果之心,称为住果罗汉。罗汉者,为声闻乘极果之名。(参阅“阿罗汉”...【有欲邪行者】 p0550 法蕴足论一卷十一页云:何等名为有欲邪行者?谓于欲邪行,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真言)寂灾真言也。大日经疏八曰:当以寂静真言用苏蜜酪和饭百遍。...明代衡州(湖南衡阳)人。字舜征,号金简。仕至礼部郎中。性敏好学,宗陆象山之理学,隐退之后,于乡中设书院讲学,...(名数)法华经普门品记观音现种种之身而说法。其中化现之身有三十三,说法二字有十九次。...【因明处】 p0592 瑜伽十五卷四页云:云何因明处?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如彼卷四页至二十页广释。...【我卽诸蕴】 p0648 瑜伽六十五卷三页云:若计有我卽是诸蕴,非异蕴者:是则此我,但于诸蕴而假建立,斯过自至...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就中有四:一、能缘心。现在相续心中缘。二、所缘境,境通三世。如怨家,境虽过去,得起恶心...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因为有退转。就拿现在的众生来讲,在修学路上,往往会遇到两...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一、父亲早亡,少年出家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大师少怀出尘之志,父早亡,受...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感恩、报恩。知什么恩?知父母、师长、社...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和下肢力量,运动员常在教练的指导下做一种压杠铃的负重练习。...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心造业,将来一定会受果报,一点点都跑不掉。所以,我们一定要...
每年的11月25日被定为国际素食日。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类、谷物、种子和坚果等植物类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
不思议缘起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思议业相 | 下篇:不思议变易生死 |
(地名)又云灵鹫山。佛尝居此。世俗所称鹫岭,灵山,皆指此而言。智度论曰耆阇崛山,即鹫头山,山顶似鹫,王舍城人...
地藏十益
龙华寺
福因
住果罗汉
有欲邪行者
寂静真言
曾凤仪
三十三身十九说法
因明处
我卽诸蕴
发戒缘境宽狭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画传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素食不为人知的11大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