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法华经普门品记观音现种种之身而说法。其中化现之身有三十三,说法二字有十九次。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从是已后依止尸罗。释佛经中护身等义。云何名为防护身语?由彼正解所摄持故。云何身语具足圆满?终不毁犯所毁犯故。...(术语)梵语僧伽Saṁgha,一译和合。和合僧者,梵汉双举也。比丘三人已上集同处,持同戒,行同道者,名和合僧。若...为“散无表”之对称。定,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精神状态。无表,为“无表色”之略称,指依于身、口发动之善恶二业...(饮食)下剂药也。慧琳音义六十三曰:泻药,为除五脏肠胃积热及宿食不消故,以药汤除去其滓滞,令体气通畅,即如今...亦名:缦衣受法、受缦衣法、下众受衣法、缦安陀会受法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先明对首持二衣法。萨婆多,沙弥受戒...【六出离界】 p0304 集异门论十五卷七页云:六出离界者:云何为六?答:一、有具寿作如是言:我于慈心定,虽已习、...(人名)杭州盐官山海昌院之齐安国师,嗣法于马祖,见五灯三。...指上等之根器,即眼、耳、鼻、舌、身等诸根之上利者,或修行佛道之能力特优者。又指“信、进、念、定、慧”等五根锐...(1318~1391)明初临济宗僧。台州(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号全室。性厌俗荣。八岁,就杭州净慈寺笑隐大欣...声闻乘补特伽罗者,谓住声闻法性若定不定性是钝根,自求解脱发弘正愿,修厌离贪解脱意乐,以声闻藏为所缘境,精进修...亦名:用意受食戒释名、正意受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用意受食者,非弃羹饭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佛说雨宝陀罗尼经...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
其有父母兄弟及诸眷属,若得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彼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助念。 假如有的信众他的父...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他正想细细道来,老和尚只是淡然...也许流年不利,天灾人祸,村民们浮躁不安,闷闷不乐。 村长召唤来一位精壮的小伙子,吩咐道:听说终南山一带出产一种...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如郁头蓝弗,习非非想定于水边林下,每定将成,多为鱼鸟所惊。因发恶愿曰...
为善就好像掘井一样,只要井掘开了将水汲出来同样会再涌出泉水,最怕的是我们不懂得掘井,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只...智舜禅师,唐代人,一向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在山上林下打坐,忽见一个猎人,打中一只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
三十三身十九说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十三身 | 下篇:三十三尊观音 |
凡二卷。唐代大珠慧海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原为一卷,现存本则有上、下二卷。下卷又称诸方门人参问语录,或称...
依止尸罗
和合僧
定无表
泻药
沙弥受衣法
六出离界
安国师
上根
宗泐
声闻乘补特伽罗
不用意受食戒释名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印光大师开示

临命终时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心中的快乐藤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净土门中,以愿为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