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辞典 > 佛学大辞典

四不退

(名数)净土门立四不退。于以上三不退加处不退也。即生西方净土者,不更退堕秽土也。见西方要决,迦才净土论上。...

五种不退

(名数)就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第四之处不退,而立五种之不退:一、大悲摄持不退,众生生净土者,阿弥陀佛以大悲愿...

不退土

(杂名)不退之净土也。谓西方之极乐,以彼土为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之处不退故也。往生拾因曰:出轮回之乡至不退之...

不退相

(术语)九无学之一。又二十七贤圣之一。生来利根,所得之功德,悉无遗失。谓无学之圣者也。...

不退地

(术语)阿毗跋致,即不退之位地也。不退有三种四种之别,又虽依诸宗而位次不同,然常谓菩萨初地之位,即三不退中...

不退轮

(术语)不退转之法轮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已能随顺,转不退轮。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同分别功...

不退转

(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

不退菩萨

(术语)阿毗跋致之菩萨也。阿毗跋致,译曰不退,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也。分别之有三种四种之异。法华经序品曰:不退...

不时解脱

(术语)二种罗汉之一。阿罗汉之根性愚钝,而待好时好缘解脱烦恼者,谓之时解脱;根性锐利,不必待好时好缘,随意...

不悦

(术语)有情之异名。俱舍光记三十曰:或谓有情,有情识故。或名不悦,劫初时人,见地味等没,心不悦故,从此为名...

不杀生戒

(术语)在在家出家小乘大乘一切戒中,禁止杀害有情之生命也。...

不真宗

(术语)大衍法师所立四宗之第三。...

不修外道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阇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

不起法忍

(术语)又云无生法忍。不起者即无生也,断见惑而生空理,所谓得无生法忍也。空理者无生无起,故云无生法,又云无...

不酒酤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十戒之一。酒者昏乱人之心性,故一切不卖之也。...

不动法

(修法)以不动明王为本尊,为息灾增益而修之祈祷法也。...

不动定

(术语)不动尊所住之禅定也。大菩提心为体,大菩提心,本性清净,无为寂定,故谓之不动定。底哩三昧耶经曰:不动...

不动佛

(佛名)东方世尊阿閦如来也。楞严经五曰:见东方不动佛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不动义

(术语)性虚空十义之一。真如之体性,常住而不变不动也。...

不动生死

(术语)生死即涅槃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动生死而至涅槃。...

不动如来

(佛名)东方阿閦如来也。阿閦,译不动,又译无动。大教王经曰:结破魔印,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执持衣角,...

不动明王

(菩萨)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啰逝吒 Acalace...

标帜

(杂语)(一)利剑,此有二义:一、中智之义,密宗之中道,为诸法本不生,有(表)空(遮)不二,而有之边为本不...

五部不动形像

(名数)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传,有约于佛金莲宝羯五部,沙汰五种之不动尊者。其所传之文曰:一、佛部不动,白色...

二童子

(名数)一、矜羯罗Ki?kara童子,二、制吒迦Ce?aka童子。...

八大童子

(名数)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三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

不动使者

(杂名)不动尊之童子形,谓之不动使者,给使于行人之意也。...

不动无为

(术语)六无为之一。生于色界之第四静虑,而离苦乐二受际之真如也。离苦乐粗动而得之真如,故云不动无为。...

不动解脱

(术语)时爱心解脱之对。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之称。不退动于烦恼,解脱烦恼之系缚,故名。...

不动使者法

(修法)祈念不动使者之法。即说于不动使者秘密经者也。【又】仪轨之名。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之略名。...

不动阿罗汉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阿罗汉中根性最利,而不为烦恼所动乱者。...

不动金刚明王

(菩萨)不动明王也。安镇轨曰:毗卢遮那如来,为拔济一切有情,于三界中现威德光明自在之身,号曰不动金刚明王。...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经名)一卷,唐金刚菩提译。本经述使者即毗卢遮那之化身,而能满种种之愿。...

不净

(术语)污秽也,鄙陋也,丑恶也,过罪也。...

不净行

(术语)又云非梵行。梵者清净之义。非梵行谓淫事也。爱染污心,故名不净行。梵网经疏下曰:淫戒名非梵行。鄙陋之...

不净肉

(术语)小乘律中见闻疑之肉为不清净,禁食之。大乘教则无论净不净总制之,...

不净纸

(杂名)拭不净之纸也。临济录曰:三乘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净故纸。...

不净施

(术语)二种布施之一。以妄心求神福报而行布施者。见智度论十一。...

不净国

(杂名)智度论二十三说不净国之老母,卖白髓饼之故事也。...

不净轮

(术语)三轮之一。无常,不净,苦,此三法轮相依而转,故云三轮。...

不净观

(术语)五停心观之一。为治贪心,观身之不净也。此中有二: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者观他身之不净。观自身不净,有...

不净金刚

(明王)Ucchu?ma,乌刍沙摩,译曰不净金刚,又云触金刚。此明王为不动明王所化现,调伏一切之不净鬼者,...

不净说法

(术语)又云邪命说法。或说邪法,或说正法,其心邪,故总名之为不净说法。佛藏经三曰:不净说法者。有五过失:一...

不害

(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十一善心所之一。善心所之名,不为他之不利,不损恼他之精神作用也。唯识宗于无瞋之作用上...

陀罗尼

(真言)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三种: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动之大咒与中咒与心咒也。大咒即火界咒...

不动尊十四印明

(印相)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

不惜身命

(术语)菩萨之大心,为菩提不惜身命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若人精进常修慈念,不惜身命,乃可为说。...

不舍誓约

(术语)谓阿弥陀佛誓愿之约束。弥陀第十八愿,以念佛往生为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即谓以他力摄取信心念佛...

不善

(杂语)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

四种不善

(名数)一、胜义不善,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也。依此义,则一切之有漏法即生死法,总为不善。以此中虽有善有...

不恶口

(术语)十善之一。不发粗犷之恶言骂辱他人也。...

不落因果

(杂语)从容录第八则曰: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他道不落因果。砂石集一曰:未闻耶,彼不落因果之...

不轻

(本生)不轻比丘又云不轻菩萨。作出家沙门之形相,故云比丘,为大乘菩萨之根性,故云菩萨。具名常不轻。此比丘常...

不轻之行

(术语)仿常不轻比丘之行,而礼拜途中之人。唱云:我不敢轻慢。汝等皆当作佛。是谓之不轻之行。...

不轻菩萨品

(经名)常不轻菩萨品之略称。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品之名。说不轻菩萨之行事者也。...

不悭贪戒

(术语)梵网经十戒之一。心无鄙吝,悉舍所有也。...

不说菩萨

(杂名)维摩居士也。取默不二之故事而名之也。梁武之金刚般若经忏文云:无言童子,妙得不言之妙。不说菩萨,深见...

不说四众过罪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止说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四众之过罪也。...

不与取

(术语)他人不与而自取即偷盗。五戒中第二戒也。智度论十三曰:不与取者,知他物,生盗心。取物去。离本处。物属...

不疑杀

(术语)三净肉之一。谓此肉为不疑其为我而杀之净肉也。...

不绮语

(术语)十善之一。不作污杂之语,巧佞之辩也。...

不闻恶名愿

(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六愿,怀感谓之无诸不善愿,静照谓之不闻恶名愿。谓至极乐者,不使有不善名之愿...

不请之友

(杂语)谓众生不请求,而菩萨以大悲为我之友与我利益也。无量寿经上曰: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胜鬘经曰:...

不请法

(杂语)谓非由彼请,而鉴其机为说利益之法也。无量寿经上曰: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不请净施

(术语)谓为布施而未能于施者受者施物之三轮相,离实有之见,有粗细之执心也。...

不增不减

(术语)凡佛教说不增不减,有二门:一就实相之空理而言。一就法之无尽而言。如般若经,即就空理者,如不增不减经...

不增不减经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明众生念念成佛而生佛二界皆无增减也。...

不增减真如

(术语)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为不动地,此地虽减染法,而增净法,而其增减不起执着,故所证此地之真如,谓之不...

不审

(杂语)比丘相见之礼话也。如不审尊候如何等语是。僧史略曰:如比丘相见,曲躬合掌,口曰不审者何,此三业归仰也...

不瞋恚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生一切忿怒之心也。...

不还向

(术语)声闻乘四向之一。修向不还果之行法之位也。即断欲界修惑九品中第七品第八品之位,不还者,不还来欲界之义...

一间圣者

(术语)不还向中有一间圣者,乃十八有学之一。...

不还果

(术语)声闻乘四果之一。梵名阿那含Anāgāmin,断尽欲界九品之修惑,不再还生于欲界之圣者之位也。此不还...

五种不还

(名数)又名五种那含,五种般。般者般涅槃之略,为入涅槃之义:一、中般,不还之圣者,死于欲界而往色界,于其中...

六种不还

(名数)前五种加现般则为六种不还。现般者,不还之圣者不生于上界而于欲界之现身断余惑,即般涅槃也。...

七种不还

(名数)前六种加无色般也。无色般者,没于欲界不生于色界,而生于无色界,于此断余惑而般涅槃也。...

八种不还

(名数)前七种加不定般为八种不还。不定般者,虽于三界中任何一界,断余恶而般涅槃,然无决定之种性也。但此为台...

九种不还

(名数)于前五种不还中,中般生般上流般之三种般,各分三种,为九种不还。是于色界入灭圣者之区别也。中般三种:...

十一种不还

(名数)是成实论之所明。一、现般,是俱舍七种不还中之现般也。二、转世,谓既得预流果,经多生欲界之生,得那含...

不谤三宝戒

(术语)梵网经所说十戒之一。谓于佛法僧常当恭敬尊重,不可谤毁也。...

不断

(杂语)谓日日不间断,相续勤修也。如不断读经,不断念佛等。...

不断光

(术语)阿弥陀佛之光明。十二光之一。弥陀之光明,常存三世,恒照益世间而不断绝。故名不断光。...

不断常

(术语)对相续常而言。无暂时间断谓之常。无间绝谓之续。...

不断经

(行事)日日常读经也。如药师经之不断经,法华经之不断经等。...

不断轮

(行事)禅林之语。为祈祷而定僧员,日日相续,讽诵经咒轮环,以期感应,谓之不断轮。敕修清规祈祷曰:如祈晴祈雨...

不断烦恼得涅槃

(术语)此为天台,真言,及净土门所立。而各异其义。...

不厘务侍者

(职位)为不执实务而在侍者之职者,即名誉侍者是也。...

不坏句

(术语)称阿之一字。以此为金刚不坏之体性故也。大日经二曰:行者谛思惟,当得不坏句。...

不坏法

(术语)成就白骨观之阿罗汉有二种:钝根之人,更恐执著于白骨,为烧骨人为灰之想,是曰坏法。利根之人,不为烧骨...

不坏四禅

(术语)四禅天,内则觉观之定心不坏,外则器界不为三灾所坏也。...

不坏金刚

(杂名)金刚宝坚固不能破坏,故曰不坏金刚。...

不坏金刚光明心殿

(术语)金刚界之大日如来说法处也,不坏金刚者,叹诸尊之身,常住坚固,光明心者,叹其心之觉德,以五智配之,则...

不觉

(术语)一切众生,自己心性之平等觉悟,名曰不觉。一切之凡夫地是也。为不觉故造业,受生死之果也。起信论曰:所...

不觉现行位

(术语)十地中之前二地也。此位虽为圣者之位,然仍自然任运而起烦恼,故有此名。...

不忏举

(术语)三举之一。恶比丘破戒不肯忏悔,众僧谕之,指为妄陈滥说,我不忏悔。此不忏之人,为极恶者,因举治之而摈...

不腊次

(杂语)禅林之语。为胡乱坐之异名。...

不变易性

(术语)真如之异名。以真如于一切时不变易故也。...

不变真如

(术语)对随缘真如之称。真如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变异,故曰不变真如,即本性之真心常住之佛性也。此不变之体,...

不变随缘

(术语)对于随缘不变现象之事也。即虽触所缘而现万有,然其本体不变也。翻译名义集曰:未了不变随缘不变之义,而...

互跪

(杂语)左右两膝,互着地而跪于地也。是乃梵土通俗之敬相,故因之又称胡跪。此中佛法为左跪,即以右膝着地为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