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网经所说菩萨十戒之一。禁止说优婆塞优婆夷比丘比丘尼四众之过罪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上茅宫城】 p0232 西域记九卷六页云:石室侧有栈道,广十余步,长四五里。昔频毗娑罗王将往佛所。乃靳石通谷,疏...凡五十七册。日人万亭应贺(1818~1890)作。以妇女为对象而改写有关释尊一生之传记。书中之人名、地名皆沿用本名,...【赡部洲】 p1457 瑜伽二卷十二页云:又赡部洲、循其边际,有轮王路,真金所成。如四大王天有情膝量,没住大海。若...(术语)谓小乘也。譬之马之驽者,故云。世亲摄论一曰: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别故,则成二藏。【又】谓下所乘之...位于云南昆明古幢公园内。又称地藏寺石幢、梵文经幢。俗称古幢。幢高八点三公尺,由石所造,呈七层八角棱形。第一层...(譬喻)喻诸法无我之语。五蕴之诸法,皆为假和合者,决非如凡夫之思惟有实体者。此其喻也。成实家之用语。...(杂语)非凡常曰圣。称智德曰明。无量寿经上曰:智慧圣明,不可思议。...(人名)唐福州玄沙山宗一禅师,名师备。少年为渔者,年三十,忽慕出家,投芙蓉之训禅师,剃发受具。寻就雪峰之存禅...子题:不净持戒、净持戒、破戒人、持戒有二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百论中,罪福俱舍,为天持戒,名 不净 也。又成...【苾刍律仪四支所摄】 p0874 瑜伽五十三卷六页云:苾刍律仪、四支所摄。何等为四?一、受具足支,二、受随法学...乃敬礼三宝,专注不二之谓。在各种忏法前,常有“一心敬礼”诸佛、法、僧之仪,如法华忏法(大七七·二六五上):“...(弘化社32分本)...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普贤行愿品...
良医之门病者多。世间人有了病,都要到医生那里去,你患什么病,医生就给你什么药;他对症给药,一定可以使你药到病...至於宇宙,则是每一个宗教都会谈到的。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说的,这个宇宙的观念有多大呢?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是,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例如:解决他人烦恼,彼此沟通了解...问: 吃酒肉的危害是什么? 成刚法师答: 刚才跟大家说了,因为我们发心学佛,皈依三宝,佛是我们的学处、皈命依靠...
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悟法界真理,于其自心证得而宣说与人。但其义理高深,仅有大...佛陀时代,有位国王名叫和默处,由于他的国家地处偏僻边境,所以从来都没有见过佛陀、也没有听闻过佛法。这位国王一...
净土宗要做两件事:第一个离开三界,第二个投生净土。投生到净土这一块,你可以说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我的,阿弥...
台湾中和市有一家印刷厂,老板的个性耿直、爽朗,日常接订单的原则是:不印漫画书,不印邪淫书,不印揭人隐私及名人...
不说四众过罪戒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说菩萨 | 下篇:不与取 |
【六识立名】 十八界中的六识界,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认识作用。即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依...
上茅宫城
释迦八相倭文库
赡部洲
下乘
大理国经幢
瓶体无实
圣明
玄沙
净不净持戒
苾刍律仪四支所摄
一心敬礼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生死的大病一定要医
你们是最快乐的人
慧律法师《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各宗要略——华严宗
国王杀生为佛所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