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记九卷六页云:石室侧有栈道,广十余步,长四五里。昔频毗娑罗王将往佛所。乃靳石通谷,疏崖导川。或垒石,或鉴岩,作为阶级,以至佛所。从此大山中,东行六十余里,至矩奢揭罗补罗城。(唐言上茅宫城)上茅宫城,摩揭陀国之正中。古先国王之所都。多出胜上吉祥香茅,以故谓之上茅城也。崇山四周,以为外郭。西通峡径,北辟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余里。内城余趾,周三十余里。羯尼迦树,遍诸蹊径。花含殊馥,色烂黄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临济、曹洞二家各立四宾主之说,其义各异。(一)又作临济四宾主。乃唐代临济宗开祖义玄就宾(学人)与主(师家)之关...(术语)一夏九旬之安居也。行事钞上之四曰:由夏中坏行义多招讥复重故。文云:自今已去听三月夏安居。...亦名:摩触女人戒开缘、摩触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列相)不犯中。律云,若有所取与相触,或戏笑,若...位于浙江省钱塘江边之月轮山上。其地原有六和寺,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建塔以镇江潮,故塔从寺名。宋太宗太平兴国...密教为造立大曼荼罗而作“前方便”时所造立之坛。系于七日作坛法中之第四日时,为行灌顶而造立之曼荼罗,通常作为三...(1898~1987)福建浦城人,俗姓郑。年三十,礼建宁宝莲寺世宗和尚出家。翌年,受具足戒于浙江天童寺。民国二十四年...【因依诸定蠲除四轭】 p0595 瑜伽十九卷十二页云:谓如有一、已入有学位,未离欲界欲;依初静虑,熏除欲界诸恶...解脱者,谓八解脱,广说如经。云何有色观诸色解脱?谓依止静虑于内未伏见者色想,或现安立见者色想,观所见色,住具...招感福报的业因,亦即布施、持戒等之善根功德。...佛驮跋陀罗,简称佛驮跋陀,意译觉贤,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人。他原是释迦族甘露饭王的后裔,住劫比罗伐...机,即机根、机类。初机,意谓初学之人。碧岩录第二则(大四八·一四一中):“久参上士不待言之,后学初机直须究取...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日本的禅寺,往往都在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注意足下。意思是要来人把脱下的鞋子放整齐,因为从这细微处最容...
我现在的心态,是衷心感激这一生中,所有遇到过的法师、长者、大德、善知识、父母妻友。而特别要强调,我昨晚所发觉...建立生命的方向感是我这几年所积极提倡的一个观念,我经常在许多对年轻人演讲、谈话的场合中,提到这个观念。 其实...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者就是大乘第一弟子;阿弥陀佛发愿:只要你信愿持名,能得到天...
佛陀一开始用中道的实相,对我们一个烦恼粗重的人来说是不适合的,就是我们没办法做到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
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说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故令回小向大,发意往生。《...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抱持,恐有不净。菩萨曰:汝谓不净念佛,恐怕有罪,不知不念佛...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楞严经》云,认悟中迷,晦昧为空,乃至昏扰扰...
上茅宫城
【法相辞典】
【上茅宫城】 p0232
上篇:上品加行 | 下篇:上品世间律仪 |
(名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净,十力,四无畏,三念处,三不护,大悲,常不忘失,断烦恼习,一切智也。四净者,...
四宾主
夏安居
触女人戒开缘
六和塔
白檀曼荼罗
本道
因依诸定蠲除四轭
解脱
福因
佛驮跋陀罗(359—429)
初机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注意足下 细微处见精神

沈家桢居士的学佛经过
圣严法师《方向感》

【推荐】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如狼守斋」的故事

摄受二乘人回归净土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