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页云:上品加行者:谓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二俱相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亦名:漏失戒僧重尼轻 戒本疏·十三僧残法:“言漏失者,僧重尼轻。如多论解,女人烦恼染重,难拘难制;若制与重罪...(1262~1329)元代禅僧。温州(浙江)乐清人,俗姓林。字古林,号金刚幢、休居叟。一般称为茂古林。以墨迹扬名海外...【德处义处】 p1332 无性释五卷十四页云:或由德处或由义处者:谓由德意趣,由义意趣。已得在己,圆满饶益;故名为...梵语 nava-yāna-sajprasthita。全称初发意、初发心、新发意、新发心。指初发心求菩提道而未有深行者。首楞严经卷一...(地名)国名。在迦毕试国北方。玄奘归途,通过此国。...指禅宗寺院(丛林)组织规程及寺众(清众)日常生活之规则。即禅家僧堂关于大众行、住、坐、卧等威仪所定之僧制,为...梵语 dar?ana-bhūmi。菩萨十地中之第四地。相当于声闻乘之预流果。菩萨乘者于此位断尽三界八十八使之见惑,发真无...【成就二十四法邬波索迦】 p0669 法蕴足论一卷五页云:成就二十四法邬波索迦,能利自他,亦能广利。何等名为二...指天台宗化法四教中第二通教之佛身。盖通教之佛身,乃于一佛之身上,显现胜、劣二种应身,故称合身。据大智度论卷三...【如来慧及声闻等慧】 p0581 瑜伽八十三卷五页云:此中如来慧,能制立;声闻等慧,于所制立,能随觉了。...【信等心所与别境心所皆得相应】 p0871 成唯识论六卷八页云:此与别境、皆得相应。信等、欲等、不相违故。...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问: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或时做善事或时读诵大乘经典,以回向祈求福报来临。但是有的求得到,有的求了一点点感应...
净土法门,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贵的。莲池大师在《阿弥陀经疏钞》中说: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有两个: (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假如众生善根尚未成熟,若为他说法,他根本得不到利益,这...拘留国中有位婆罗门,名叫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智慧无双,财富无数,为拘留国国王、大臣所敬重礼遇,座下常有五百...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现其实凡事忍耐、心中有佛就能挺过去。 打佛七要能忍,克制想...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慈悲心的需要,同时吃素也是放生,避免自...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我们讲过,在造业的当下,在身、口、意活动时重视业感缘起。...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讲法。一天与众弟子入王舍城受供并说法后,下午出...
上品加行
【法相辞典】
【上品加行】 p0232
上篇:上品有爱 | 下篇:上茅宫城 |
【非俱灭法】 p0713 品类足论六卷十五页云:非俱灭法云何?谓无为法。无灭相故。...
故出不净戒僧重尼轻
清茂
德处义处
初心
安咀罗缚
清规
见地
成就二十四法邬波索迦
合身
如来慧及声闻等慧
信等心所与别境心所皆得相应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所求不能如愿还要继续祈求吗

【推荐】如何增强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
世间上真正的美女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吃素即是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