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六愿,怀感谓之无诸不善愿,静照谓之不闻恶名愿。谓至极乐者,不使有不善名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觉。”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生变”之对称。唯识家就诸识之变诸法,分别为因能变(生变)和果能变(缘变)两种。果能变之变,为变现之义,非...亦名:高广大床、床量、床量 子题:俗人八戒高床、八指、一指、三肘、八种胜床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多论, 俗人...天台智者大师,判释尊所说之法,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就时间的先后分出,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亦名:与非亲尼作衣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是比丘尼,多论三众同犯;二、非亲里;三、自送遣...【诸天神等非归依处】 p1359 显扬六卷十四页云:复次由五种因,诸天神等,非归依处。何等为五?一、由相故。二、由...指列于诸经首之比丘、菩萨等共同闻法之大众。法华文句卷一,将同闻众分为声闻、菩萨、杂众三种。 p2250...(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二百年顷自大众部中分出之派。从部主之德而名。宗轮论述记曰:广学三藏,深悟佛言。...在因缘生的事物上,执著有事物的实体存在。...一、天食时,即清晨,清晨是诸天的食时; 二、佛食时,即午时,午时是三世诸佛如法的食时,过午则非食时; ...(术语)天台宗之语。彼宗立四教,四教各有教行证人之四。然藏通二教。因中虽有教行证人之四,然至于果,则唯教之一...又作本愿一乘、宏愿一乘、悲愿一乘。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之本愿为一佛乘,说弥陀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乃众生一生成佛之...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
为什么只是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代祖师大德有智慧的人都在做这桩事情,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娑婆世界修道很难成...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假、中三观。在日常生活的操作当中,我们遇到一件事情要抉择...问: 弟子是一名公务员。从二〇一三年开始在家念佛、读经、抄经。弟子一心皈依佛陀,虽未受戒,但一心一意欣愿往生...
学佛应念佛,念佛当一心。蕅益大师开示: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信愿念佛之重要...一个年轻人在网上回首往事,发出一句颇带禅机的话,我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去换取一个名叫成就的东西;我把父母...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五十亦难矣。虽有至七十者,古来...
要想成为僧人,首先必须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从佛陀的大悲心出发,是没有不可以的,但为了僧团的纯洁,避...
好,业力就讲到这个地方,就是善恶的问题、强弱的问题、相互激发的问题。接下来,讲果报的种类。 果报的种类有三种...
不闻恶名愿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绮语 | 下篇:不请之友 |
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
缘变
过量床戒床量
五时八教
为非亲尼作衣戒犯缘
诸天神等非归依处
同闻众
多闻部
著法
四食时
果头无人
誓愿一乘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如何把「空假中」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为何欣愿往生还会对疾病和死亡格外害怕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归一处
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