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凡佛教说不增不减,有二门:一就实相之空理而言。一就法之无尽而言。如般若经,即就空理者,如不增不减经,即就无尽者般若心经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诸法即真空也,真空无增减也。然如说生佛二界之不增不减,就生界之无尽佛界之无尽而言,二界无增减也。起信论义记上曰:“况众生界如虚空界,设如一鸟飞于虚空,从西向东,经百千年终不得说东近而西远,何以故?以虚空无分齐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因明之对论法,以三支建立自宗者,谓之立论者,为立论者之所对者,谓之敌论者。...子题:无作一发续现、戒、持戒、陶家轮、作戒既谢无作独存、戒有五义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所言作者,如陶家轮,...缠,缠缚之义;在缠,在烦恼之缠缚垢秽中。以诸佛菩萨一一之本誓标帜,供养在缠如来,增长内薰力,称为在缠供养。所...乃苦行外道之一。彼等认为宿世罪福悉已既定,故主张于现世迅速受苦,求死后得安乐,因而从事苦行。[外道小乘涅槃论...(流派)支那十三宗之一。依涅槃经而弘布佛性常住之旨之宗也。自北凉之昙无谶初译此经,宋之慧成,昙无成,僧庄,道...天台宗之教判用语。意谓为归于真实而施设权便之法。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之对称。实,究竟之指归,始终不改...(术语)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为...(术语)与三藏同。梵语比多迦Pitaka,译作藏或箧,经律论之三,或声缘菩之三。大唐三藏圣教序曰:八藏三箧之文。可...【遍知义】 p1123 瑜伽七十七卷九页云:遍知义者:乃至所有品类差别所应知境,或世俗故,或胜义故,或功德故,或过...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僧祇,阿兰若比丘,不得轻聚落比丘;应赞言,汝聚落中住,说法教化,为法作护,覆荫我等。其...(书名)有二本:一为成唯识论,梵名Vij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三...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
看第四个,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是整个三界里面最高的境界了。 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谓行者舍前识处之有想,并舍前...沩山禅师睡觉醒来,仰山来问安,禅师便翻身面向墙壁。仰山说:和尚为何这样做?沩山起身,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你...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忏法》时开始的。清代《弘赞所集供诸天科仪》云:供天一法本出...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是以念佛三...
吴允升,字常导,安徽歙县人。年轻时,于苏杭一带做买卖,有一天,在虎邱偶遇一位僧人,僧人仔细注视吴允升,告诉他...三轮体空是从布施波罗蜜来说。三轮是哪三轮呢?就是我要布施一个东西,有能布施的我和所布施的对方,中间有布施之物...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禅师到达时,守卫的人不准他进去,因他穿着破烂的衣服。一休禅...
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以我要你,不适合我我就不要了,这就能看到人心的虚诳。而这样...
不增不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请净施 | 下篇:不增不减经 |
即指无必要、多余之物。又作长、余长物。佛教僧团中,除比丘所需之三衣一以外者,均属长物。长物可于限定之期间(...
敌论者
作无作戒名义
在缠供养
行苦行论师
涅槃宗
为实施权
导师
三箧
遍知义
兰若比丘与聚落比丘应共赞
唯识论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天乘四空定之非想非非想处定
解梦

供天中的二十四诸天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劝人念佛有功德,可免除灾难
三轮体空是哪三轮呢

请衣服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