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二种罗汉之一。阿罗汉之根性愚钝,而待好时好缘解脱烦恼者,谓之时解脱;根性锐利,不必待好时好缘,随意入定解脱烦恼者,谓之不时解脱。六种罗汉中前五者为时解脱,后一者为不时解脱。俱舍颂疏二十五曰:“后不动种性名不时解脱,谓是利根以不待时,便能入定,入心心解脱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涅槃经二十五曰:被无明枷,系生死桎。达二十五有,不能得离。...【阿育】 或阿输迦,或阿输柯,此云无忧王。...(术语)散乱之心勤修之善根也。对定善而言。如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前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观经玄义分曰...(术语)三乘共十地之第四位,当于声闻乘之预流果。见四谛之理,断三界之见惑,初得圣果者,即第十六心之道类智也。...【生自在】 p0476 无性释九卷八页云:生自在者:谓于一切应所生处,如其所欲,现受生故。由戒波罗蜜多圆满故者;谓...【三身四句分别】 p0208 佛地经论七卷二十页云:如是三身,有四分故;得为四句。一、受用非变化。谓自利分实受用身...(术语)优婆塞戒经所说三福田之一。贫穷之人来乞时施给之,虽不求报,亦自然获福,是名贫穷福田。...【时摄】 p0915 如十种摄中说。 二解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时摄者:谓诸蕴等、过去未来现在、各别相摄。 ...【常居回露】 p1012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常居迥露?谓常期愿、住于迥露,无覆障处。如是名为常居迥露。...(术语)总括释尊一代之说教,视如一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华严阿含方等般若诸经为序分。无量义经法华经普...全一卷。唐代师利撰。略称瑜伽法镜经。今仅存敦煌本残简,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包括第一佛临涅槃为阿难说法住...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善法,只是修世间的善法;上福,就是他是一个很有孝...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吗?请赐教。 正如法师答: 可以日日敬香一支,如果嫌多嫌麻烦...
各位有缘吉祥。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说法器。 都知道,到寺院里面会有晨钟暮鼓,常不是有一句话,叫做晨钟...
大妄语戒就是膨胀自我,一个菩萨不断的膨胀自我意识,时间久了,你的菩萨戒的戒体、你的菩萨种性也失掉了;取而代之...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 生之苦,...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便成佛,也就是说念佛的心当下就会成佛,倘若今天念佛,明天不...问: 师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见鬼神,可是她又不知道,她也不学佛,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那我们作为学佛的人...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不过他们把神秘现象当做幻觉来处理。至于一般人对于鬼神的现象...
不时解脱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退菩萨 | 下篇:不悦 |
(名数)旧曰八背舍。是为弃舍三界染法系缚之八种禅定。与八胜处,十一切处,一具之法门也。...
二十五有
阿育
散善
见地
生自在
三身四句分别
贫穷福田
时摄
常居回露
一代三段
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寺院的晨钟暮鼓,能起号召和警醒作用

讲大妄语的过失与后果
人生的种种苦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有人遇到鬼神障,应该怎样帮助她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