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优婆塞戒经所说三福田之一。贫穷之人来乞时施给之,虽不求报,亦自然获福,是名贫穷福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过去法】 p1221 瑜伽六十六卷十四页云:复次云何过去法?谓因已受尽,自性已灭,无间为缘,为生余法,除阿罗汉最...(一)凡四卷。北魏慧光撰。与法砺、智首之四分律疏合称三要疏,对法砺、智首之四分律疏言,本书又称略疏。今已散佚不...梵名 Cārya-nidāna。凡二卷。后汉竺大力、康孟详共译。又作宿行本起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叙说释迦牟尼佛托胎、...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明二种却魔法:坐禅之人,正定未发,多有魔事,心生惊怖,破坏善根,若能端心正念,则邪不干正,魔...1、诸法显现于外之相状。 2、指教义上之分齐、区别、纲要。...(杂语)传灯八(汾阳无业章)曰:凡学者致问,师多答之曰:莫妄想。...(术语)释迦如来自成道至灭度一代中所说大小乘之诸教也。止观义例下曰:一代教法,会在法华。...禅林于元旦时,监院以私财自营斋会,供养大众,若力所不及,则可请人供养,称为年斋。[禅苑清规卷三监院] p2421...乃谓诸法入于一相,不作种种分别,不可尽,无所思,不可得,离相对,不执着之法门。文殊功德庄严经卷下,载有十余位...即最高之禅定。妙,即不可思议、绝对、无比之意。奢摩他,为梵语 ?amatha 之音译,意译止、寂静、能灭,为禅定七名...亦名:治恶见不舍举法并解、不舍举法并解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恶见不舍举并解者,举治之重,勿高此见。污染既多...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
有些人一提起佛号就容易昏沉,对不对?他不念佛还不会昏沉,他一提佛号就昏沉,这个你就要知道你要拜忏了,你真的要...
无论我们做做任何事,都要这样发心不论你织布,还是做衣服,随便你做哪一个工作,你心里想:我所织出的布匹呀,让人...
一、佛前安坐受人礼拜,不祥。 二、佛前骂人,不祥。 三、法座上呵叱人,及轻口斥前贤错谬,不祥。 四、亵衣受人礼...佛世时,有一外道为了利养,对三宝心怀嫉妒,而欲毁谤,见阿难尊者托钵乞食,便讽刺说:你的导师瞿昙实际是个恶人,...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另外还建立一种趋向涅槃的价值。当开始趋向涅槃的价值时,已...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见到平等的空性。禅宗云:圣人见体,凡夫见相。圣人看到毕竟空...
姚庭若说:如果一个人能保持一生的节操,不造淫业,这也只是完成了自己一人一身的人格和事业,哪里比得上一劝十,十...有一座寺院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像,因为有求必应,四乡八镇专程前来祈祷膜拜,香火鼎胜每天香客特别多。一天,寺院的...
贫穷福田
【佛学大辞典】
上篇:贫穷海 | 下篇:贫穷老公经 |
【持戒能擅名誉】 p0850 瑜伽十八卷三页云:云何持戒能擅名誉?谓如有一、或男或女,具足尸罗、及贤善法;乃至...
过去法
四分律疏
修行本起经
二种却魔法
法相
莫妄想
一代教
年斋
一相法门
妙奢摩他
恶见不舍举羯磨并解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忏悔

起心动念是善,那你所感的果一切吉祥

出家人有31件事可称作不祥
佛陀的大孝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