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毗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一)心性平等,情无存着。(二)于众生舍离一切怨亲等碍。(三)舍一切贪瞋等过。(四)见生得脱,不复忧念。(五)证空...一无常想 二苦想 三无我想 四食不净想 五世间不可乐想 六死想 七不净想 八断想 九离想 十尽想 次八念而辩...(术语)大乘之德名。八十华严经五十二曰:过二乘,名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梵语 pratipaksa。原意为否定、遮遣。于佛教中,则指以道断除烦恼等。其中,“道”为“能对治”,“烦恼”等为“所...(杂语)有二说:一,仁王经仪轨曰:若息灾法从月一日至八日。若求增益从月九日至十五日。若求敬爱从十六日至二十二...【无间业】 p1057 俱舍论十七卷十五页云:论曰:言无间业者,谓五无间。其五者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于净土教,以阿弥陀佛为所归之体。此说出于唐代善导之观经散善义上品上生、上品中生等项中。日僧良忠于净土宗要集卷...苏剌佗,梵名 Surāstra。又作苏剌吒。西印度古国名。隶属伐腊毗国。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一载,该国居民殷盛,家产丰饶...(人名)自隋至唐初有所谓三阶法者,为三阶禅师信行所创。信行姓正氏,魏郡人,其母祈佛而生。四岁出家,八岁转涉经...【分别】 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是心及心所对境生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禅林用语。原谓两脚离地而立;于禅林中,用以指责学人未切实下心参究,以致定、慧等修行难以扎实贯通,所得所悟皆虚...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他问佛陀:我常常在处理政务、与他国的战事问题时心很...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者,凡逆天悖理,损人利己等恶念,不许起。起,则立刻生惭愧忏悔之心...
我从小生长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亲都笃信佛教,诚心地敬奉着观世音菩萨圣像,每逢初一,十五,她们都要吃斋诵佛。善...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钱局街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也算是见识了许多人生百态。一些富家少奶奶,闲得发慌,就经常...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我跟你们说,虽然是一本小说,但是《西游记...问: 我这几天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很烦呢?是什么原因呢? 大安法师答: 修行精进几天,你就没有烦恼了?无量劫以...
作为高档美食,鹅肝、燕窝、鱼翅往往被用于重要的宴席中招待宾客。然而,这些被精心包装的美食背后隐藏着的沉重代价...在这世上有很多弱者,他们需要帮助。佛在世时,特别关心病比丘。 一个越战士兵给旧金山的母亲打电话:母亲,战争结...
不退转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退轮 | 下篇:不退菩萨 |
唐朗州德山院宣鉴禅师,一日上堂说: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
七种舍
十想
胜乘
对治
四种行日
无间业
所归
苏剌佗国
三阶
分别
两脚捎空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净土行人不可忽视的熏习力量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

那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啊

何不为自己积点福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为何烦恼很难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