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大乘之德名。八十华严经五十二曰:“过二乘,名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楞严会上二十五大士,各言法性圆通之三昧行。如以憍陈那之音声为圆通三昧,以观音之耳闻为圆通三昧。...(衣服)禅僧所悬之袈裟名。与挂络同。传灯录(慧日章)曰:不披袈裟,不受具戒,唯以杂彩为挂子。...(术语)遍界悉集会也。九条锡杖文曰:恭敬供养三尊界会。...(术语)以邪见破斥如来之正法也。法华经曰:若闻此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堂塔)梵名Adbhuta,译云未曾有或奇特。塔名,在北印度乌仗那国瞢揭厘城东北三十余里。昔佛为人天于此处说法,后...(术语)固执异于正理之理而不动之迷情也。善导之观经疏四曰:异见异学异执。教行信证六末曰:教诫邪伪异执外教。...【剑摩舍帝】 翻伏众根。...对境之系念,以智慧照察,正念观彼,如实修行,称为观察。与“观”之义同。往生论注卷下解释观察之字义(大四○·八...【与果】 p1296 俱舍论六卷二十二页云:正与彼力,故名与果。...为宋代曹洞宗之宏智正觉禅师所倡导之禅风。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即以慧来鉴照原本清净之灵知心性。正觉认为实相...(名数)十法界之众生也。见教时问答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茑乌。茑鸟不论飞东飞西,满天的乌鸦...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它探讨的是我们生命的根本。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我们生...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也就会理直气壮的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
忏悔是我们修行的人自净身心、明心见性的一个最初的必经的阶段。要忏悔就需要有四力,即四种力量才能够真正地忏悔。...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生死苦海之慈航。觉先觉后之法源,世出世间之道本也。若非宿植...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还在这个世间生存的时间,就能够在意念当中以般若的空慧把世间的五欲六尘、种种的劳作都撇得干净把...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范。他们那种修持和涵养工夫,读后真令人感动,而有高山仰止的...
胜乘
【佛学大辞典】
上篇:胜军不动明王 | 下篇:胜密外道 |
梵名 Sarvatathāgatosnīsasit''''ātapatra。乃荷吉森(B.H. Hodgson)所发现之梵文经典。无汉译本。本经内容叙述...
圆通三昧
挂子
界会
破法
遏部多
异执
剑摩舍帝
观察
与果
默照禅
十种众生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以舍为得,妙用无穷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具足四种力量才能真正的忏悔
弟子规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

撇不干净,临命终时就是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