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净土教,以阿弥陀佛为所归之体。此说出于唐代善导之观经散善义上品上生、上品中生等项中。日僧良忠于净土宗要集卷四中,以弥陀为所归,以极乐为所求,念佛为所行,此三者为一心所具。日僧证空之观经散善要义释观门义钞卷四则以极乐净土为所归。 p325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南朝僧。生卒年不详。元嘉年间(424~453),其父竺婆勒来到汉土,居于广州,于南康郡生法度,初名南康,及长改名金...(流派)敬重火神者。事火外道也。佛道论衡序曰:敬日重火之徒。...【贪欲】 又称贪毒,略称为贪。三毒之一,十不善之一,十大烦恼之与‘渴爱’同义。即对于自身所好之对境生喜乐之念...(术语)心为刹那生灭者,未来心未成故不可得,过去心既灭故不可得,现在心不暂停,故不可得。是谓之三世心不可得。...【还净】 p1404 瑜伽九十九卷九页云:云何还净?谓如有一,随所犯罪,卽便生起五种恶作。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以为依...(人名)古圣王之名。增一阿含经四十七曰:圣王名荏。经注曰:荏,晋言大眴,音如锦反。...为三十种外道之一。凡主张一切法,乃至四大、草木等皆有寿命者,称为寿者外道。[大日经卷一住心品](参阅“三十种...(名数)又名五滓,五浑等。住劫中人寿二万劫已后,而有浑浊不净之法五种:一、劫浊,谓至二万岁已后见等之四浊起时...【分别记与反诘记差别】 p0385 大毗婆沙论十五卷十四页云:问:应分别记论,应反诘记论,有何差别?答:答意虽无差...禅林用语。谓佛道只许以真智契当之,而不许以世智辩聪会解之。老胡,即指我国禅宗初祖菩提达磨;达磨乃南天竺人,而...(譬喻)台宗所谈,莲华三喻之一。以华譬权法,以莲譬实法。如华开则莲现,开权法则实法必现。以喻于法华之迹门,开...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记者: 印顺大和尚,很多人对您出家前的经历非常感兴趣。 印顺: 不管是曲折还是平淡,它都已经过去,并不重要,重...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先了解什么是真妄。首先我们看左边这个叫作生灭心。我们的生灭...一天,幽谷老人正漫步山溪间,忽见一少年站立山崖,似欲跳崖状。 幽谷老人忽然拍掌大笑。 少年莫名其妙回头问道: ...
【从先过去久远以来。于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别异。是故彼等得清净时。相亦不同。或有众...
要盖成一栋房子不容易;要摧毁则很简单!修行也一样,要往上走,确实很难;要往下则只要掉个头就滑下去了!所以大家...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是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太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立。佛教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传人...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详细,有部经叫《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里面宣讲了供...说起刘宏来,大家都很羡慕。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银行工作,工作几年后当上了信贷科长,收入优厚,总是被人求着,捧着;...
所归
【佛光大辞典】
上篇:所缘缚 | 下篇:所薰四义 |
(杂语)Surūpa,译曰妙色。见胜天王般若经七。...
竺法度
重火
贪欲
三世心
还净
荏
寿者外道
五浊
分别记与反诘记差别
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
华开莲现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印顺大和尚谈出家的经历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还是做胆小鬼最易

三业没清净,有这些现象全是假的

对道心的改变要有警觉力
佛的九大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