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谓非由彼请,而鉴其机为说利益之法也。无量寿经上曰:“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又作无为法性身。即无为之佛之本体。法身,即无形无色,遍满宇宙,显绝对真理之佛身。因佛所证之法身湛然寂静,离一...三大劫者,就现在之贤劫,而言过去未来之二大劫也。 一、过去庄严劫 千佛出世。 二、现在贤劫 千佛出世。...乃记述人一生行谊及其籍贯、生卒年月之文字,为文体的一种。又作行状记、行述、行实、行业、行业记。关于行状之源起...(1686~1734)清代净土宗僧。莲宗第九祖。江苏常熟人,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世代习儒,夙有出尘之志。十五岁出...古印度婆罗门种人专奉的教法,以大梵天神为主,以四围陀论为经。...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拘睒毗,比丘如法谏阐陀时,作是言,我今不学此戒,当问余智慧持律者。比丘举过,佛诃...即十住法门。梵网经心地品说:十发趣心向果,一舍心,二戒心,三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杂名)风轮之际底也。风轮者,即世界之最底,凡一世界之成立,于虚空上生风轮,风轮上生水轮,水轮上生金轮因而渐...(术语)十魔之一。于自己所得之法,生执着悭吝之念,不能开导人者。...【不恶口】 恶口为十恶业之一,即口出粗恶语,毁訾他人。不恶口为恶口相反,为十善业之一。参阅‘十善业’条。...【贪火】 p0977 集异门论五巻三页云:贪火云何?答:谓于欲境、诸贪等贪,执藏防护,坚着爱乐,迷闷耽嗜,遍躭嗜内...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有两个禅寺,同在一个城中,相距不远。每天清晨,两个禅寺都要派个沙弥到市场上去买菜,两个沙弥在市场上撞见时,总...从前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到大海里去采取沉香木,经过了好几年,才采得一车沉香木,欢欢喜喜地带回家里。他把沉香木送...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了普陀山比较特别的一个地方。那我们都知道观世音菩萨的根本道场在极乐世界...十念法要辨识一下,有两种。 一种是慈云遵式提出的十念法,还有一种是印光大师提出的十念计数法。 大家不要搞混了。...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对未来的规划如何。我们净土宗两个规...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希有想。 现代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演讲完之后,他问在场的人有多少打算原谅自己的敌人,大约有一...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
不请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请之友 | 下篇:不请净施 |
【三业与十业道相摄四句分别】 p0224 发智论十一卷一页云:三业,十业道,为三摄十,十摄三耶?答:应作四句。有业...
无为法身
三大劫
行状
实贤
婆罗门教
拒劝学戒缘起
十发趣心
风际
善知识魔
不恶口
贪火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到市场买菜去
沉香木

你敢信我就来--普陀山梵音洞
两种十念法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