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净土门立四不退。于以上三不退加处不退也。即生西方净土者,不更退堕秽土也。见西方要决,迦才净土论上。【又】法相宗立四不退:一、信不退,为十信位之第六信,以自后退不生邪见故也。二、位不退,为十住位之第七住,以自后退不入二乘故也。三、证不退,为初地以上,以证得之法不退失故也。四、行不退,为八地以上,以有为与无为之行皆能修故也。见法华玄赞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切见计,不出八种。兹明八不,则总破一切诸计也。 一、不生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术语)Skandha,又作塞建陀罗。旧译曰众聚阴。新译曰蕴。俱舍光记一本曰:塞建陀罗,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名数)一、解脱相,言无生死之相也。二、离相,言无涅槃之相也。三、灭相,言生死涅槃之无相,其无相亦无。即非有...【毕竟无般涅槃法】 p1029 瑜伽六十七卷三页云:如本地分说住无种姓补特伽罗,是名毕竟无般涅槃法。此中或有心生疑...真如是如来藏识,真如因随缘而起诸法,好像大海掀起波涛一样,所以叫做识海。...“满果”之对称。众生之果报有总别之分,凡果报之主要成分,称为引果;果报之局部,则称为满果。例如第八识为引果,...云何依出离?几是依出离?为何义故观依出离耶?谓依耽嗜相违是依出离义,乃至无染有尔所量,出离亦尔,为舍执着离耽...亦名:生草不得大小便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生草不得大小便中,除病故不堪避,若流堕上,鸟衔堕者。”(事...梵语 ātma-vādopādāna。为四取之一。取者,烦恼之意。我语取,指缘内身所起之烦恼,即指色界、无色界之贪、慢、...【有意】 p0538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二页云:俱生闻思所成妙慧,善成就故;名为有意。...(术语)七羯磨之治罚法,谓之七治。行事钞上二曰:此七治法,实为良药,持于正法谪罚恶人,佛法再兴福流长世。...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此众中,颇有菩萨摩诃萨,得是三昧,亦得...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在一切修清净心的行门当中,念佛一法是最为直接、最为圆顿。为什么呢?我们常常说几句话,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
净土之为教,仰承阿弥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愿力,摄取十方一切众生,凡具信心者,皆得往生。 信者,信有西方净...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恼都要修空观,但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的空观的确是有所不同。他们...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是连续叫了好几声之后,那位学生才慢慢的走上台。 后来,老师...
过去在竺叉尸罗国有一座塔寺,波斯匿王时期,门柱被火烧毁,后来佛又重安立门柱,但时间一久也变得腐朽不堪。当时该...财富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资粮。佛教的各种经论中,都有关于财富的论述。 一、佛陀对财富的看法 佛教对钱财的看法...
地藏菩萨广大灵感,为诸大菩萨中第一,其灵感之益见于各经中者甚多,今且举《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二十八种利益略讲之...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
四不退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不退 | 下篇:五种不退 |
中尊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八不
塞建陀
三相
毕竟无般涅槃法
识海
引果
依出离
大小便生草上戒开缘
我语取
有意
七治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当妄心杂乱之顷,念佛自然随念寂静

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名与利捆绑着我们

比丘为塔作枨因缘
佛教的财富观

弘一法师供奉地藏菩萨之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