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果”之对称。众生之果报有总别之分,凡果报之主要成分,称为引果;果报之局部,则称为满果。例如第八识为引果,五根、五境等好丑美恶为满果。第八识为总报之果体,于反现人界五根、五境等之总体上,更就彼总体而成美恶、上下、贫富等种种差别,乃是第八识中具有满业种子之故。由此可知同一人间,果报之所以有上下种种差别者,此乃满果所致。引果总为同一。[成唯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 p139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谓阿之一字也。是为一切真言之中心,由此而一切之真言流出,故云心。大日经五曰:所谓阿字者,一切真言心,...(术语)台宗所立种熟脱三时之第一时。于久远之昔闻谈而下一乘之种子也。文句一上曰:众生久远蒙佛善巧令种佛道因缘...梵名 Bodhiruci。北魏僧。北天竺人。又作菩提留支。意译为道希。为大乘瑜伽系之学者,资性聪敏,遍通三藏,精通咒术...亦名:提舍尼篇约行分别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约行者,前之三戒,自分离讥;后之一戒,就胜进说。”行宗记释云:...【二种取骨锁相】 p0033 瑜伽三十卷十五页云:复有二种取骨锁相。一、取假名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相,二、取真...(术语)起信论所说三细之一。三细中自第二之转相现一切境界之相者。于论谓之境界相,义记谓之现相,五识中之现识,...(术语)受佛之教化新生于佛家之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有学律仪】 p0548 瑜伽九十一卷十三页云:当知此中前二律仪,思择力摄;后一律仪,修习力摄。彼既成就如是胜...子题:不齐、高下、象鼻、多罗树叶、细[袖-由+聂]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云, 不齐 者:( 高下 )或时 下 着,...(术语)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对于前之向位而称为须陀洹果。声闻乘四圣位中正果初位之位也。...【于一切行成就大觉】 p0750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者:显示世尊,于一切乘所化有情,能随所应...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明颖异,内心恬淡,寡言少语,喜欢安静,从不问家里的事。很小...问: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大安法师答: 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是肥皂沫,五光十色的,但...
我住支提山的时候,就碰到牛会拜人的事情,它为什么拜人?旁边有个村庄,那头牛准备第二天卖出去屠宰。那有个小孩子...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斯匿王。波斯匿王有三个公主,其中一个叫善光公主。她长得最庄...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修得来的。 南怀瑾老师在十一岁上遭遇了一件奇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长阿含经》卷二提到,释迦牟尼在入灭前三个月开始背痛。此乃释...
我们修行,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你修行,吃饭不影响你修行,迎宾待客也不影响你修行。只要你三业清净,不做非分的事情,...
引果
【佛光大辞典】
上篇:引因 | 下篇:引座 |
位于四川广元县北四公里处。为四川境内最宏伟之石窟群。窟龛密集,最多处叠至十三层,高达四十公尺,绵亘约三百公尺...
真言心
下种
菩提流支
波罗提提舍尼篇约行分别
二种取骨锁相
现相
法身化生
有学律仪
齐整着涅槃僧戒不齐整犯相
须陀洹果
于一切行成就大觉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十三岁长斋念佛,二十岁成就肉身不腐
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如果每天念一念,这个牛肉就吃不下去了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南怀瑾11岁家遭匪劫醒悟福报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