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不动尊所住之禅定也。大菩提心为体,大菩提心,本性清净,无为寂定,故谓之不动定。底哩三昧耶经曰:“不动者是菩提大寂定义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就“法身”一义,与某僧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四十七则(大四八·...奔走四方而无间暇之村野僧。或指露宿山野之行脚僧。野盘者,盘旋草野之意。景德传灯录卷十三风穴延沼章(大五一·三...【六顺明分想】 p0306 集异门论十六卷一页云:六顺明分想者:云何为六?答:一、无常想。二、无常苦想。三、苦无我...(名数)污秽真心之六法也。即诳、谄、憍、恼、恨、害之六惑。显宗论二十一曰:烦恼垢六:恼害恨谄诳憍。诳憍从贪生...古印度之计时单位。谓人寿之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称为一中劫。[俱舍论卷十](参...禅林用语。即应机说法之意。原谓欲填补孔穴,需以大小与孔穴相若之楔子打入,以期相应而允当;于禅林中,转指应机说...(修法)为不动尊之三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三昧耶经上曰:不动亦自身遍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三昧。【又】...【夜叉】 此云勇健,亦云暴恶。旧云阅叉。西域记云:药叉,旧讹曰夜叉,能飞腾空中。什曰:秦言贵人,亦言轻健...具足者。谓此依出家。及依远离所生善法。精勤修习。无间无断。方得圆满。故名具足。...出自菩萨地持经卷七,即:愚痴报苦、行苦、所摄究竟苦、因苦、生苦、自作苦、他作苦、恶戒苦、恶见苦、本因苦、大苦...戒本疏·释戒经序:“说戒广略,则有五阶。圣制乃通,凡心须显;故须和默,即应缘同。”行宗记释云:“约说戒差别。...(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一群比丘在孤独园围坐着,讨论佛陀为何能舍弃世间人人所追求的富裕环境。一位弟子问佛陀:「您在未出家以前,享受人...
发心是人的信心、决心;随缘就是可有可无,可以做可以不做,或者说喜欢做就做,不喜欢做也无所谓。发心的人,是他要...
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禅堂有明神宗皇帝御书的匾额楹联: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匾曰:寡过未能。世人常常心火燃烧,...
怎么个修行?怎么修法?怎么修怎么行?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佛、要修行。现在居士到处都在举行各种活动,都在修...问: 我们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忘掉,但是见思烦恼没有断,能不能了生死出轮回呢? 道安法师答: ...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语言虽朴实无华,却饱含着人生哲理,写尽了人...
此前,我们把《西方合论》作了一个刹土门,就是各种净土的介绍,衬托出西方极乐世界是不可思议,摄受有情净土。其次...
以前我有个毛病,很喜欢对别人下结论,就是评价某人怎么样,是好是坏。这都是不好的习气。人就容易犯毛病,喜欢评论...
不动定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动法 | 下篇:不动佛 |
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一、色 谓眼...
云门六不收
野盘僧
六顺明分想
六垢法
一中劫
见孔着楔
火生三昧
夜叉
具足
十八苦
说戒广略五阶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国王的白发

发心的人是上等命,随缘的人是中等命

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念佛人见思烦恼没断,能否往生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修净土的正经和副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