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菩萨地持经卷七,即:愚痴报苦、行苦、所摄究竟苦、因苦、生苦、自作苦、他作苦、恶戒苦、恶见苦、本因苦、大苦、地狱苦、善趣摄苦、一切性苦、无智苦、增长苦、受苦、鄙秽苦等十八种苦。又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二亦另举十八苦。即:老、死、忧、悲、苦、恼、大苦聚等七苦,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等十一苦,合为十八苦。 p35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谓佛寺也。见丹铅录。高适诗曰:香界泯群有。按语本维摩诘经。...(术语)唯有此一具之三衣,不更蓄余衣,谓之单三衣。为十二头陀行之一。大乘义章十五曰:言三衣者,谓五条衣七条衣...【无色界】 又作无色天,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即指超越物质的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的天界...指七星随伴之如意轮观音。七星即: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等星。又以七星如意轮为本尊所修之秘法...全一卷。全称汝州首山念和尚语录。又作首山念和尚语录。宋代僧首山省念撰,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刊行。收于卍...(术语)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似也。谓与佛灭后五百年后一千年间所行之正法相似之佛法也。嘉祥法华义疏四曰:大论佛...【瞿那末底】 西域记云:唐言德慧。...(人名)曹洞宗,洞山良价禅师法嗣本寂禅师之别号。由住处而称也。大明一统志抚州府曰:曹山在宜兴县北三十里,旧名...声闻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见暴流】 p0638 如四暴流中说。 二解 集异门论八卷六页云:云何见暴流?答:谓五见。一、有身见,二、边...即心与佛相印证。释皎然诗有“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之句。 p1410...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死无定期,分三: (一) 思维南瞻部洲众生寿命不定。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生寿命...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①。有专执前之二句者,终日营营,惟勤募化,曰...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像 地藏王菩萨是八大菩萨之一,也是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的长子,其功德广如虚空、深如大海、高...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觉也,修持首楞严王三昧,你的智慧光明会慢慢地开展出来。如果一个人老是跟着妄...问: 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大安法师答: 信愿称名的净业行人...
大磬 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由维那以棓(木制之棒)击鸣,以引导一切唱诵的起落、快...
说来我已经素食十年了。曾为了吃饭的问题头痛不已。我前后经历了四个时期。每一个时期素食的情况都让我体会到了不同...
有一次,尊者阿难随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 一天夜晚,尊者阿难在讲堂集合比丘...
十八苦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八界 | 下篇:十八重地狱 |
【施辩念乐】 p0859 世亲释八卷六页云:于请问者,施以辩才;故名施辩。于听闻者,施念施乐,令得定故;名施念...
香界
单三衣
无色界
七星如意轮
首山省念禅师语录
像法
瞿那末底
曹山
阿罗汉
见暴流
心证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生命的无常,就是这样迅速

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地藏菩萨的功德无量无边

修楞严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净业行人临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大殿的法器都有哪些

四个不同时期的素食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