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以不空罥索观音为本尊而修之密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动物)即失收摩罗。翻译名义集谓是鳄鱼。六波罗蜜多经不退转品曰:宝兽摩罗水族之类。...寻伺寂静者。寻及伺。如前说第二静虑。此二寂静遍寂静。近寂静。空无所有。故名寻伺寂静。内等净者。云何内等净?谓...即无明、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因此六法常与恶心相应,故名。...【增上生】 p1312 此菩萨所有。瑜伽四十八卷二十五页云:云何菩萨增上生?谓诸菩萨,始从第一极欢喜住,乃至第十最...苦报的终点,亦即最后一次受生死的身体。...巴 Sahassa-cakkhu。为忉利天之主“帝释天”之别称。又作婆婆、婆娑婆、婆蹉婆、婆娑妥。帝释天有众多之异称,较常...位于广州市。建于南北朝时代,初名宝庄严寺,后改名长寿寺,又改为净慧寺。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苏东坡路过该寺...【厌食想与不净想差别】 p127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六卷五页云:问:若厌食想、作厌逆行相者;彼不净想、亦作厌逆行...(术语)又作鸟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夷条。...【粗中细粗重】 p1474 杂集论十卷十四页云:粗中细粗重者:谓欲色无色所有粗重如其次第。...梵语 nir-vikalpa-jāna。又作无分别心。指舍离主观、客观之相,而达平等之真实智慧。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我们现在是叫做现在,那我们现在对望过去,就是过去跟现在这一块的因缘,我们叫做承受果报。佛教徒对于承受果报,你...问:亲人去世后,我很难过,怎么样才能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 答:万物都是无常的,一切有因有果,亲人去世了,也许...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一路南下被恶人追寻,他的师父把他送到九江驿,过江,南方人会划船,北方人不太会...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藏经有什么方法?依循什么次第?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安法...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说文解字》中有讲:秋,禾谷孰也。在此,孰通于熟。所谓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经历...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位大富长者,娶了名门贵族之女为妻。长者还特别聘请城中最好的乐师,...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印光大师(18611940)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生活的年代乃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与劫难时期...
不空罥索法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空罥索王 | 下篇:不空罥索经 |
(术语)五果之一。依增上缘而生者。如眼识之于眼根,眼识为增上果也。...
宝兽摩罗
寻伺寂静者,第二静虑
大烦恼地法
增上生
苦际
娑婆婆
六榕寺
厌食想与不净想差别
邬波斯迦
粗中细粗重
无分别智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把今生当做通往净土的跳板
面对无常,我们应该怎么做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谦下低头智内蕴,我慢高山人不敬
须曼那花衣随身的因缘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