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安稳业之对。不善业也。以其为受苦报之因,故有此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二卷,唐菩提留志译。它是《大宝积经》四十九会中的第六会,收于大部经中第十九、二十卷,是...云何法决择?法者,谓十二分圣教。何者十二?一契经、二应颂、三记莂、四讽颂、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名数)地持十地二论所说,不通于外道二乘,独菩萨所修之大禅也。一切之善根功德悉摄在此九禅之中:一、自性禅,或...(一)谓世间有四种不可能达成之事,即:(一)常少不可得,无法达到常为年少之愿望。(二)无病不可得,无法达到永保健康...【道智】 p1236 显扬二卷十六页云:八、道智。谓于能断有漏诸行无漏道中,道如行出思惟,若知若见。余如前说。 二解...(菩萨)对于胜军不动而说胜军地藏。莲华三昧经谓胜军地藏者,头戴毕竟空寂胃,身着随求陀罗尼一铠,佩金刚智大刀,...指配戴于耳部之饰物。即贯穿耳部以垂挂珠玉之环。又作珥珰。关于耳珰之梵语,诸经所列有异说:(一)据华严经普贤行愿...(杂语)谓戒律也。...据辩意长者子问经载,诸众生若能行此五事,则得于人中受生。五事指:(一)布施,谓人常行仁慈,不吝财宝,赈济贫穷。...(术语)第一义之真理非从他得而自证悟者,谓之自证。演密钞二曰:言自证者,但是佛自证,不从他得也。...(一)谓正道之根元。唐译华严经卷十四(大一○·七二中):“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二)宋代临济宗杨...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这个僧、那个僧,永不皈依什么邪魔外道、天魔、天人!当然,这...末学曾看过某大德著的《现代社会修积功德的十件善事》,也看过《介绍几种既省钱而又简单易做的方法》等类似修积福德...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清净本然,我们内心当中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本来没...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作为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他的智慧看到什么...
有几个世俗人到寺院里参访,他们不信佛,态度傲慢,东游西闯,胡言乱语。其中一个人看见赵州禅师坐在蒲团上静坐修禅...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佛家说:众生平等。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境遇,皆由各人因缘所致。如何面对自我人生?端视自己的一念心。 每天都在真诚...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可是当大限来时,却往往不希望真的就这样死掉。 其...
不安稳业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不行而行 | 下篇:不见举 |
据法华玄义卷一下载,如来所说诸经,无不具教、行、理三者,此三者亦无不以“别”契于“通”,以“通”应于“别”。...
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
法决择
九禅
四不可得
道智
胜军地藏
耳珰
忌事
五事生人中
自证
道元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不需花钱就可以修的大福德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