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华玄义卷一下载,如来所说诸经,无不具教、行、理三者,此三者亦无不以“别”契于“通”,以“通”应于“别”。故教有通别,依教明行;行有通别,从行显理,理亦有通别。(一)教经通别,圣人对机所说之一切言教,因机宜不同,部部别异,故称教别;诸部虽异,通是佛说,故称教通。(二)行经通别,行,即依教修行之义。众生以种种门入,称为行别;所入之门虽异,所契之理则同,称为行通。(三)理经通别,一切言教所诠之义理,名字非一,称为理别;理则无二,称为理通。 p64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佛教有智悲二门,凡是自利的德行叫做智门,一切利他的德行叫做悲门。...指由树之根、枝、花所制成之世间三种香。据戒德香经载,此三种香唯顺风时得闻其香,逆风则不闻;阿难乃思惟欲寻较此...(书名)二卷,元释云峰集。是书不列正文,仅将论文中紧要之处撮为标题一百五十,设为问答:以畅其旨,故云开蒙也。...(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六粗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别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别智,此智与心相应,而染...(768~824)唐代古文家。字退之。邓州南阳(河南南阳)人,先世居昌黎。赞扬儒家,反对佛教、道教,富文名;苏轼尝...(一)巴利语 viāna。为心识之主体,即指心。杂阿含经卷三十九(大二·二八六中):“尔时,波旬而说偈言:‘上下及...【阿弥陀】 清净平等觉经翻无量清净佛,无量寿经翻无量寿佛。称赞净土经云:其中世尊,名无量寿,及无量光。智...(地名)Hila,在北印度乌仗那国之山名。是释尊于过去世为菩萨时为欲闻半偈舍身之处。见西域记三。...(图像)宋太尉吕惠卿,游五台山,见一童子。体黑被发,以蒲自足缠至肩,袒右膊,手执梵筴。对太尉说华严经之深义,...即依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所造之弥勒净土兜率天宫相之图画或雕刻。又称弥勒净土图、弥勒天宫观、兜率天曼荼罗。续...【寻伺差别】 p1178 俱舍论四卷十二页云:论曰:寻伺别者:谓心麁细。心之麁性名寻,心之细性名伺。云何此二、一心...(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果你年纪大了,好好念佛得了,不要搞那么复杂。但是这种说法对...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的讽刺与挖苦,以包容对待他人的误解与过失。 以前曾听一些出家人说过...人生一切的苦难,大都是行为的错误而来的业报。反过来说,一切的幸福快乐,也是智慧的行为而来。所以智慧是一切幸福...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曾讲一个小故事:有一贫穷人供养天神,求能离苦得乐,他早晚上...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大家住在灵岩山寺,都是来向老和尚学。那你们就要知道,老和尚今天有这种种的事,都是五、六十年前打下的基础。没有...1.使用传统的真空瓶胆的保温瓶,不用电热饮水机;用节能灯替换白炽灯;看电视时降低照明亮度; 2.用完电脑、看完电...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第二,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地方,也有很多很好的地方,说不准...
三经通别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经一论 | 下篇:三经义疏 |
【言依】 p0699 俱舍论一卷四页云:此有为法、或名言依。言、谓语言。此所依者,卽名俱义。如是言依,具摄一切...
智门
三种香
唯识开蒙
分别智相应染
韩愈
识神
阿弥陀
醯罗山
衣蒲童子
弥勒净土变
寻伺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心量有多大,获得的能量就有多大
效医鞭伤

持戒之人,所求如愿;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要想得菩萨保佑,要先自己保佑自己
担水的启示
低碳生活小贴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