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地持十地二论所说,不通于外道二乘,独菩萨所修之大禅也。一切之善根功德悉摄在此九禅之中:一、自性禅,或止或观或止观均等也。二、一切禅,世间出世间禅也。三、难禅,生下化众生上求菩提现行之禅也。四、一切门禅,与觉观俱之禅,乃与舍受俱之禅也。五、善人禅,无味着念之禅也。六、一切行禅,生一切菩萨善行之禅也。七、除恼禅,消除一切众生苦恼之禅也。八、此世他世乐禅。菩萨现不思议神通,利益此世他世众生之禅也。九、清净禅,成就一切功德证得无上菩提之禅也。见法界次第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能妄人在凡不在圣 子题:圣人二种实语、身证实语、想心实语、佛无想心实语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初门中,明...十二部经中除去因缘、论议、譬喻等三部,其余九部称为大乘九部。即:(一)修多罗,意为契经。即经中长行之文,直说法...上德之人,比丘的尊称,因比丘内涵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智能相摄】 p1152 发智论七卷五页云:智摄慧,慧摄智耶?答:慧摄智;非智摄慧。不摄何等?谓无漏忍。...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乃疑伪经之一。系载佛说此经之名义,及读诵受持此经之福报与功德,并排...位于台湾基隆东郊月眉山。为台湾佛教发祥地之一。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福建鼓山涌泉禅寺善智、妙密、善慧三师...(书名)唐善导作观无量寿经疏四卷,于经题之下谭一经之深义,称为玄义分。...(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经说法有四品类:一界法,六界十八界等也。二处法,十二处也。三缘起法,十二缘起也。四...【求利益】 p0696 瑜伽八十二卷十六页云:求利益者:能与众生无量品类妙善法故。...梵名 ?rī-mahāsajvarodaya-tantrarāja,略作 Sajvarodayatantra。此怛特罗一向被认为系注解 Sajvara 系怛特罗群...指诸佛享受自己开悟的广大境地之法乐。据传佛陀初成道时,尝暂时自享法乐,此称“自受用”。其后,佛陀为救度众生,...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僧肇法师所作《宗本》《物不迁》等四论。但末代弘经,允属四依...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
问: 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们怎么样去寻找自己的善知识? 大安法师答: 是啊,确实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善...
净就是执着有清净的东西。有些人认为有所谓清净这回事,认为世间是污染的,他要追求一个清净的境界,到清净没有污染...
我们刚开始建立佛号时,是在没有烦恼时建立佛号,你不能够说我一开始就去历练,不可以。你一开始建立佛号是在佛堂,...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净土往生,要须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方可往生,但空念佛,如...
问: 顶礼法师!轮回中的众生,都有一颗多情的心。我们缘着男女产生情执就有很大的过患,而缘着阿弥陀佛,假如能天...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方海权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供养物品中(包括吃用住行物品...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管我们生命当中发生什么事情,你就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心...
九禅
【佛学大辞典】
上篇:九斋日 | 下篇:九曜 |
何等加行无记?谓非染非善心者。所有威仪路工巧处法。...
大妄语戒能妄人在凡不在圣
大乘九部
上人
智能相摄
天地八阳神咒经
灵泉禅寺
玄义分
四品法门经
求利益
三跋罗陀耶怛特罗
自受法乐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肇论
达摩大师四行观

末法时代怎样寻找善知识

佛教中的四种涅槃

平常起烦恼忘了佛号,临终也自然会忘了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用情执的心攀缘阿弥陀佛对吗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何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