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七卷七页云:善业道中,无贪等三,于三界五趣,皆通二种,谓成就现行。身语七支,无—色无—想,但容成就,必不现行。谓圣有情,生无色界,成就过未无漏律仪。无想有情,必成过未第四静虑静虑律仪。然圣随依何地依止曾起曾灭无漏律仪。生无色时,成彼过去。若未来世,依五地身无漏律仪,皆得成就。余界趣处,除地狱北洲,七善皆通现行及成就。然有差别,谓鬼傍生,有离律仪处中业道。若于色界,唯有律仪。三洲欲天,皆具二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dhyāyin,巴利语 jhāyin。通达禅定之比丘。原始佛教时代,阿罗汉为通晓一切禅法者;以后至部派佛教时代,比...【绮语】 十恶之一。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为凡夫妄心六十心之第十七。与龙趣之心相同;乃多贪无厌之心。对治之道应思惟少欲知足、无常等。大日经卷一住心品(...(术语)是为准于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图画,故谓之观经曼荼罗。...指中道空。又作不可得空。为“但空”之对称。谓不但见但空,且兼见不空,而达中道义之空。观不但空之理,称为不但空...(一)释迦之略称。释迦即释尊出生种族之名称。故皈依佛教之出家弟子称为释子,取释迦佛(释迦族出身之佛)之法孙之意...(715~766)唐代赵州赞皇(位于河北)人。字遐叔。为善无畏三藏之俗家弟子。于开元、天宝年间,任官于朝,屡为权佞...亦名:正食五观 子题:四种受用利养、受用利养四种、盗用、负债用、子物用、己物用、食有三种、美食乐受、恶食苦受...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内容分为十恶业品,及十施报品两部分。(一)十恶业品,揭示灭除十恶,持守...(术语)谓独觉有舍大悲心之障也。盖独觉之人,但能自度,无利他心,故不能起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从而不能至于佛...指一念之清净信心。金刚经(大八·七四九中):“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意即信般若波罗蜜能出生一切诸佛,...八大人觉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佛教讲究平等心,要求我们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们不应因此而奢求别人都要以平等心对待自己。因为,各人各有因缘...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但是它功能和表现不同,以智慧作为菩萨与佛慧命的母亲;以慈悲作为关怀及救济...
财富毁灭愚痴的人,但无法摧毁追求彼岸的人,愚痴的人贪爱财富,不只毁灭自己,也害了别人。(法句经故事集) 有一...盘珪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食素已在世界各地流行,有些人是从健康的角度选择食素,有些人是从仁慈和关注环境生态的角度选择食素。而食素也确确...
知老居士,为己躬下一着,决志甚急。此念生死事大,当急时也。但参究工夫,一向都说,提公案话头,若大慧禅师极力主...问: 如何佛化家庭? 了幻法师答: 所谓佛化家庭,即已皈依佛教的居士,以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全体家庭成员学佛,从...问:师父在课堂上,一再提到说罪性本空,同时也要我们站在那个空的角度来忏悔。 师父:是,这样会比较好。 问:我的...
诸界趣处各有几善业道
【法相辞典】
【诸界趣处各有几善业道】 p1361
上篇:诸有情类随业而行 | 下篇:谛语 |
(人名)禅师慧寂,居江西大仰山,号仰山。师十四出家,初谒忠国师之侍者耽源,传国师之圆相,后参泻山而悟玄旨。见...
禅师
绮语
龙心
观经曼荼罗
不但空
释
李华
食存五观
受十善戒经
独觉舍悲障
一念净信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但愿自己平等待人,不求他人平等待己
圣严法师《智慧是诸佛之母》

富贵使人更加贪婪
天生暴躁
要聪明多食素,素食者智商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