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谓有一类。实是诵持经律对法。广说乃至。得持息念。及得预流一来果者。但无名誉。人所不知。意欲令他。知有此德。因...(术语)观自在菩萨之三昧也,即是普眼三昧。入此三昧时,即能于念念之中以普眼遍观,具足明了,故名普观三昧。见大...(一)“顺流”之对称。于生死之流中,逆向而上,以入于觉悟之境界。有情众生于无始以来,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而...(经名)三十卷,唐菩提流志译。罥索观音之本经轨也。...谓临命终时,修行佛道者不起贪、瞋、痴之邪念,唯专意于佛道之修持。净土宗特别强调,临命终时须不为死苦而心生颠倒...结使,也简单称为结,它是一类能够束缚众生的心、结集生死,而使众生不得出离生死流转的烦恼。 从典籍上看,诸...【眠时无异熟果】 p0947 大毗婆沙论三十七卷十二页云:问:若于梦中福增长者:何故佛说愚人眠时、无果异熟?答...(杂语)译为胜之义,生之义,即胜生也,由阿字门,即是无胜生,是为一切无能胜者之母,故名无胜生。此无胜生亦名甘...【胜流真如】 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三地断闇钝障所证的真如,此显胜流教法所依真如,第三地得...(杂名)女子信徒之结社也。僧史略曰:东晋废帝太和三年,洛阳东寺尼道馨,通法华维摩,研穷理味,一方宗师,此则尼...【成就八法邬波索迦】 p0667 法蕴足论一卷四页云:成就八法邬波索迦,惟能自利,不能利他。何等为八?谓前所说...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问: 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难以控制,有什么解决办法? 慧律法师答: 这个就是对空性不理解。三昧的心来自一颗训练...
摧灭嫉心,不忌胜故。专乐求法,心无厌足。常欲广说,志无疲倦。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除痴暗。修六和敬,常行法...
虽然阿弥陀佛是管大家生命结束时的往生,而药师佛是管大家的现实生命远离灾厄。那么,阿弥陀佛能不能让大家远离灾厄...一个寂寞的人,虽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对于寂寞的境遇,总是容易引起哀伤的情绪。所以寂寞的境遇,总是不受一般...
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有种方法,叫四摄法。 四摄呢,同事,我要利益他,我跟他一块做他所做的事;利行,帮助他,对他...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父扛着香板走来走去。各自闭目用功,或者数自己的呼吸、或者看...问: 请教法师!本来念佛应该是越念越清静的,为什么我会越念杂念越纷飞? 大安法师答: 杂念是病,佛号是药。我们...
我们是牲畜的活坟场,为了口腹之欲而将它们斩杀。饕餮之前从未伫足片刻想想,若动物也像人一样有人权当如何?星期天...
绮语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绮语】十恶之一。又作杂秽语、无义语。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词。《瑜伽师地论》卷八载,绮语之别称有非时语、非实语、非义语、非静语、不思量语、不静语、杂乱语、非有教语、非有喻语、非有法语等。参阅‘十恶’条。
上篇:远行地 | 下篇:实相 |
指成唯识论所说之三种佛土。即法性土、受用土、变化土。佛有三身,故所居之国土亦有三种,即法身佛住于法性土,报身...
显欲
普观三昧
逆流
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
临终正念
结使
眠时无异熟果
若衍底
胜流真如
尼讲
成就八法邬波索迦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念佛时妄想很多如何解决

弘法利生需要剿灭个人的私欲

阿弥陀佛不只是管往生
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菩萨能开娱乐场吗?如何认识他是菩萨

参禅的先决条件
念佛为何越念杂念越纷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