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766)唐代赵州赞皇(位于河北)人。字遐叔。为善无畏三藏之俗家弟子。于开元、天宝年间,任官于朝,屡为权佞所嫉。安禄山之乱时,其母在邺,氏欲迎母共逃,然不幸被捕。乱平后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遂屏居江南。其后又隐于山阳,教敕子弟力农安贫。晚年崇信佛法,师事善无畏。氏善文笔,所著吊古战场文,为古来脍炙人口之作,并着李遐叔文集十卷。开元二十三年(735),善无畏三藏入寂,氏为之撰写行状及碑铭、序等。大历元年逝世,享年五十二。[旧唐书卷二○九、新唐书卷一二八] p29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位于安徽青阳县西南,占地一百余平方公里,原名九子山,与山西五台、四川峨嵋、浙江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有...(人名)Piṇḍada,给孤独长者之梵名也。玄应音义十四曰:宾坻,直讥切,或作邠坻,音府旻切。案梵本云阿那他宾荼...【菩萨威德不可思议】 p1132 瑜伽七十四卷八页云:由五因缘,当知菩萨所有威德、不可思议。何等为五?一者、菩萨所...指凡夫、二乘所迷执之八种颠倒。略称八倒。即凡夫执有为生灭之法为常、乐、我、净,二乘行者执无为涅槃之法为非常、...(杂语)无滋味也。禅家之公案如铁橛,谓之没滋味。无尽灯论上曰:又有一般,往往以古人公案生容易见。一齐见之曰:...乃宣说长生不死之术者,即道教经典之总称。道教讲求服饵、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等修炼方法,以求长生不死,故其所...梵语 pradā?a。音译作波罗陀舍。心所名。为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与愁、悲、苦、忧等,皆表迷界苦之现...位于江苏南京聚宝山之山腰。晋永嘉年间(307~313)北方遭乱,西域僧帛尸梨密多罗渡江至此,专修苦行,以其善于咒术...(异类)娑竭罗龙王Sāgara-nāgarāja之女,八岁,诣灵鹫山,现成佛之相。法华经提婆品曰: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术语)Ahū,叹美之词。译曰奇哉。见名义集五。【又】山名Arka,译曰日。见弥沙塞律三十四。...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 我们知道念佛的这...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
诸经典中都说念佛有无量的功德。为什么会有无量的功德呢?是由于佛果地上有无量的功德。 念佛有四种:实相念佛、观...
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佛法大海,渐次而入。从皈依三宝,到发心出家,经过剃发,受十戒,乃至圆满具足戒,这是一个渐次的过程。正如《多论...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财入恶道,当识知。何谓六?一为嗜酒游逸、二为不时入他房、三为博戏游逸、四为大...《起世因本经》中说,地球上的人是从光音天下来的。光音天是初禅天。光音天的人就是在空劫(成、住、坏、空)快到成...
扶乩,乃灵鬼作用,其言某佛,某菩萨,某仙,皆假冒其名。真仙,或偶尔应机,恐千百不得其一,况佛菩萨乎。以乩提倡...
李华
【佛光大辞典】
上篇:李无谄 | 下篇:李福达 |
梵语 apatrāpya。心所之名。“无愧”之对称。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怖畏己过,且引以为耻之精神作用。...
九华山
宾坻
菩萨威德不可思议
八颠倒
没滋味
仙经
恼
高座寺
龙女
般若波罗蜜
阿呼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论发菩提心与往生

为何至心念佛能消多劫生死之罪

【推荐】观世音菩萨四十八相图
剃发出家应具备哪些条件

有六种祸患会致钱财消散通往恶道
大安法师:人从哪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