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独觉有舍大悲心之障也。盖独觉之人,但能自度,无利他心,故不能起大悲心,利益一切众生,从而不能至于佛果,故谓之舍悲障。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三世间】 又称三种世间。乃世间的之三种类别,经论中诸说不一,《大智度论》卷七十载,世间有五阴世间、众生世间...梵名 Madhyamāgama。音译作摩地岩阿甘。凡六十卷。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为北传四阿含之一。关于...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因此禅定脱离一切的散动,究竟而寂静,故名大寂。...能妨碍参禅修行之三种匮乏,即:衣不足、食不足、睡眠不足。坐禅用心记(大八二·四一二下):“衣不足、食不足、睡...子题:僧祇律、昙无德部、萨婆多部、弥沙塞部、迦叶遗部、婆粗富罗部、明了论、摩诃僧祇、昙摩鞠多、萨婆谛婆、迦叶...求法者之游历,经常是实质上的探险行为。如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所遍游之地,真实地名极多。又如东晋法显之佛...(职位)僧官名。始于南齐高帝诏法颖为京邑之僧主。见佛祖统纪五十一。...【三种补特伽罗成就二种法见】 p0225 瑜伽九十二卷十四页云:又此法见,当知三种补特伽罗,皆得成就。一者、异生,...【厌背想】 p1275 瑜伽八十六卷四页云:厌背想者:复有四行。谓于诸行,思惟如病、如痈、如箭、恼害。如病者:谓如...全一卷。又作梵网经忏悔行法。明澫益大师智旭(1599~1655)述。收于卍续藏第一○七册。本书系依据梵网经之内容所设...【舍多提婆魔[少/免]舍喃】 此云天人教师。大论云: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随教行。又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好,请放掌。 法师,诸位居士、诸位义工,大家阿弥...有兄弟俩,一起外出经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恶人,他俩身上的钱财被洗劫一空。前程灰暗,归途遥遥,兄弟俩人绝望至...问: 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道安法师答: 还是慢念好。念佛的原则是什么?就是要做到一向专念,也...
他曾是无诤念转轮圣王的第二王子,与父共同发愿建立净土,宝藏如来为他授记,赐名得大势。他上座时,极乐世界七宝国...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注出,则大士恩泽,遍沾群萌矣。随即与玉仙书,说其所以,并将...问: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正如法师答: 阿弥陀佛,这是古印度的梵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无量光佛、无量...问:如何在生命的逆境中,将受伤、瞋恨的心转为感恩心,并感恩伤害我们的人? 答:感恩的意思是说,我从对方身上学...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一、造业前: 造业前的意乐很重要,意乐即是动机。有些人造...
独觉舍悲障
【佛学大辞典】
上篇:独觉 | 下篇:衡山 |
【三胜学】 p0175 瑜伽二十八卷一页云:云何为学?谓三胜学。一、增上戒学。二、增上心学。三、增上慧学。云何增上...
三世间
中阿含经
大寂定
三不足
小乘律论
探险
僧主
三种补特伽罗成就二种法见
厌背想
梵网忏法
舍多提婆魔[少/免]舍喃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慧律法师《灵感观世音》
要选择希望还是绝望
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他头顶智慧光,行走撼寰宇,摄念佛人行归净土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为什么大家见面都说「阿弥陀佛」
圣严法师《人,为何而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