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曰缘觉。即辟支。常乐寂静,独自修行,修行功成,于无佛之世,自己觉悟而离生死者,谓之独觉。此有麟角喻部行二种,独身无伴侣,如麟一角,为前者,有伴侣而同一独悟,为部行。出于无佛世,不藉佛之教法,则一也。是不依佛之声教,故胜于声闻,自脱生死而止,不能兼济他,故不及佛。即大中小三乘之中乘也。俱舍论十二曰:“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又曰:“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者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为独胜。(中略)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展转游行至外仙,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中略)麟角喻者,谓必独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传说)弥勒菩萨等率阿难于铁围山结集大乘经。...(经名)佛说甘露经陀罗尼,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以此经中有取水一掬,咒之七遍,散于空中,其水一渧,变成十斛甘露...天上人的眼,能够看得很远,为五眼之一。天眼有两种,一种是从福报得来,如天人;一种则是从苦修得来,如阿那律所得...【学处】 p1381 瑜伽八十二卷十六页云:学处者:谓所宣说五毁犯聚。...观经所说十六观之一,即观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佛身。...(职位)沙门统之下役也。僧史略中曰:齐则以法上为昭玄统,法顺为沙门都,然都者虽总辖之名而降统一等也。...(术语)Abhimukti,译曰信解。大日经疏三曰:有大信解者,此信解。梵音阿毗目底,谓明见其理,心无疑虑。下云深信...又作忧世、浮生。本谓世间动荡不定,充满忧苦;亦即无常之世。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卷上(大一四·八三○上):“浮世...又作修得、人功得。乃由加行之力而得者。指经由闻、思、修等三慧所证得者,即由后天努力(加行)始能证得者。对此,...《菩萨本生鬘论》,十六卷,前四卷圣勇菩萨造,后十二卷寂变、圣天造(今存金代复宋刻大藏本如此,又《至元法宝录》...【意思食】 p1207 成唯识论四卷一页云:三、意思食。希望为相。谓有漏思、与欲俱转,希可爱境,能为食事。此思虽与...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普贤行愿品...僧伽吒经...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观妻子,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云何为五?一者,怜念妻子;二者,不轻慢;三者,为作璎...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要性。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在语录上讲:净土门中,以愿为...宗舜法师: 这个剃发的风俗在古代印度对于重犯,就是犯了重罪的人最大的一个惩罚的方式就是把他的头发去掉。所以在...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岩山寺办学的宗旨。从前,就在现在灵岩山寺素面部这个地方,...
凡夫的心总是心猿意马,漂浮不定,好比躁动的猿猴一样上窜下跳,流荡散乱;又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四处奔腾,难以驾驭。...问: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正如法师答: 家里有地方,最好空出一个房间来供奉佛菩萨,这当然是最理想。这...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用布施来对治贪,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拥...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劝君二 唯思念佛无馀事 澄心决定愿西方 临终自见如来至 劝君...
独觉
【佛学大辞典】
上篇:独头无明 | 下篇:独觉舍悲障 |
(杂语)Peśi,作闭尸,箄尸,蜱罗尸。译曰肉团,结。胎内五位之第三。玄应音义一曰:蜱罗尸,或作闭尸,此译云肉...
铁围结集
甘露经陀罗尼
天眼
学处
真身观
沙门都
阿毗目底
浮世
加行得
菩萨本生鬘论
意思食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宗舜法师: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怎样才能让心变清净
家里哪个位置供奉佛菩萨像好
圣严法师《以布施对治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