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僧官名。始于南齐高帝诏法颖为京邑之僧主。见佛祖统纪五十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五十五苦】 p0264 显扬十五卷三页云:如是三苦差别,复有五十五种;应知。颂曰:界、缘、身等、趣、种类、谛、三...(术语)大曼与羯磨为身密,法曼为语密,三曼为意密。见观名目六。...【如来入于寂静天住】 p0581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一页云:复次由八因缘,如来入于寂静天住。一者、为引乐杂住者,...(术语)五明之一。梵名醯都费陀Hetuvidyā,属于论理之学科。立宗因喻三支作法而为言论之法。例如声无常(宗),为...谓四无色定。诸有漏善。是名不动行。...亦名:谏摈沙弥法 济缘记释云:“即跋难陀二沙弥共行不净二篇漏触;自谓非障,仍云佛说,故令谏喻;违则摈出。旧云...【苦迟通】 p0841 显扬二卷十七页云:一、苦迟通。谓钝根者,未得现法乐住,为尽诸漏,若道若行。...(术语)五结之一。贪欲之烦恼,使人系缚于三界之生死而不得出离者。...亦名:学法女 济缘记释云:“梵云式叉摩那,此翻学法女。”(业疏记卷一七·三一·二○)...指苦、集、灭、道四谛。四谛,乃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所说,为佛教基本教义,并为解脱生死所由之道。因小乘人依止于...(1621~1684)清代曹洞宗僧。零陵(广西)人,俗姓蒋。字迳庭。十三岁,听永州(湖南)大定庵无学之教,二十七岁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
初六那天,去看望外婆,在车上,偶见一位坐在车后的女孩,这女孩大概二十岁,她那潮红的脸显得不是很正常,像被烈日...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十地品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大乘教义告诉你,说人我空、法...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以通过饮苦食毒的方法,于烦恼中证入自性。这种说法是否有其合...为了充分发挥心药作用,31个心你必须知道,这就是开心、放心、专心、粗心、细心、忘心、记心、好心、救心、强心、富心...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刹那名今,一念...
荐亡之法,唯念佛最为第一。(文钞续编复崔德振居士书五) 念经念佛,皆可超度亡人。但念佛可无间断。念经则不能如...「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在善变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现代人如何能关心别人而不束缚他? 如...我们经过理观跟事修的修学,怎么知道自己有进步呢?可以从三方面来检查自己。 【大】:什么叫大呢?就是绝待圆融,...
僧主
【佛学大辞典】
上篇:僧可 | 下篇:僧次 |
(名数)是性宗所立。于八识之外,证有无为之真如识。初无著菩萨造摄大乘论,至支那而二译不同。梁朝真谛,乃立九识...
五十五苦
三密四曼
如来入于寂静天住
因明
不动行
谏摈恶邪沙弥二法
苦迟通
贪结
式叉摩那
四衢道
德宗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嘲笑他人得现报
梦参老和尚: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人体自身拥有的31味心药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