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八智之一。照了欲界无色界灭谛理之解脱道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实法宗假名宗二部胜劣、昙无德部萨婆多部二部胜劣、萨婆多部昙无德部二部胜劣 子题:僧有四位、法有八位 行事...乃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统称其法为三摩地法。又为凝想五相成身、三密秘观,以通达三摩...(445~518)南朝梁代僧。江苏江宁人,俗姓俞。幼入建初寺礼拜,欢喜乐道,不肯返家。父母怜其志,许出家,遂师事僧...谓吾人的心本来清净,也就是心性本净之意。此心又称为如来藏心、佛性、真如、法界、法性等等。...亦名:选择依止、择师依止 子题:成就四法名为持律、持律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摩得伽云,凡欲依止人者,当好量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本业缨络经云:顺理起心者谓之善,违理起心者谓之恶。...指禁饮酒之戒。不论在家、出家皆有此一规定。酒不只妨碍佛道修行,亦令人心狂乱。一般在禅寺山门之石刻上有“荤酒不...【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 p0685 瑜伽二十一卷七页云:云何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谓彼如是食知量已;...【孤山观自在菩萨像】 p0828 西域记九卷二十三页云:迦布德迦伽蓝南二三里,至孤山。其山崇峻,树林郁茂。名花...(术语)法苑义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懮根非异熟】 p1325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九页云:问:何故懮根非异熟耶?答:忧根,作意生故;分别强故;离欲舍...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
曾看过一些帖子,上面是汇集了各种高学历高文凭的出家人。对于那些选择学佛或者出家的人来说,我为他们的选择感到欣...问: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明贤法师答: 升恩斗怨,老话或说成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是中国人特别有...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二、等 住 于内所缘相续安住。 三、安 住 由妄念向外散乱,...诸位同学: 九月十七号郭士范同学要我来跟大家谈一谈修行的方法,那么我是告诉郭同学,因为台大刚开学没有多久,一...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 一、湿气:万恶之邪 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物常是指与人相对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为物役的意思就是说,人被他物或外境所役使,做他们的奴隶。奴隶是什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要追溯到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开大法会的大因缘说起。众所周...人们在面对坏人得势却一直得不到惩罚的时候,会无可奈何地发出发出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的慨叹。其实,不妨想想那...
灭类智
【佛学大辞典】
上篇:灭摈 | 下篇:灭类智忍 |
出于天亲之净土论。谓往生极乐净土所得之五种果相。又作功德五念门、五果门。即:(一)近门,初至净土,入大乘正定聚...
假名宗实法宗二部胜劣
三摩地法
僧祐
自性清净心
依止师当选择
善恶
不饮酒戒
初夜后夜常勤修习悎寤瑜伽
孤山观自在菩萨像
观遍计所执
懮根非异熟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要有大学文凭才能学佛出家吗
大乘佛法为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慧律法师《佛教心理学》
去除体内湿气的十八法
人为物役,就是物的奴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