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法苑义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应正存有,理有情无故。”此法相宗观万法唯识之理,自粗及细,立五重观中第一重遣虚存实之唯识观也。遣虚存实者,观三性中遍计所执性体性空无而拨遣之,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非虚无而存留之也。遍计所执性者,一止于凡夫之迷情,无其体性,恰如见绳而思为蛇,蛇但为妄想,无蛇之实体。依他起性者,依因缘而起之假事物,此因缘所生之法,虽非实有,而亦决非空无,如尚有绳之假相。圆成实性者,真性之体性,此性周遍万有而为实有,如绳之麻。因之而遍计者空无,依他者假有,圆成者实有也。分别此三性,第一重之唯识观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十九卷。清世宗撰。又称雍正御选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其内容系集录我国古今禅僧、居士及清世宗自身之禅语...【色界有冷暖二触】 p0572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七卷十四页云:问:若色界中有冷触者;彼施设论,何故复说如人欲...唐代僧。属南岳怀让法系。生卒年、籍贯、俗姓均不详。师曾参谒麻谷山宝彻禅师,并嗣其法,于寿州(安徽寿县北)举扬...三千大千世界者,举其内容三千而言,总说之则名一刹。刹译作土田,梵汉双举,则曰刹土,即国土之义。一刹者,一佛济...1、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 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 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 三、无色...【生死】 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相对称。...(杂语)于神咒之法不食盐也。五部律二十六曰:有诸比丘,诵咒时,不啖盐,不眠床上,称言南无伽神婆。生疑我将无堕...(术语)赞叹佛德之偈文也。弥满于经中。禅门之疏及回向之首,以联句或四句偈叹佛德,谓之叹佛。祝圣回向之首曰:巍...(术语)谓如来之法身,湛然常住也。金刚经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起信论义记上曰:非生非灭,...(故事)二祖慧可之故事。慧可参达磨,时天大雪,积雪过膝亦不动。磨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可悲泣曰:惟...(?~1166)宋代僧。白莲宗之创始者。平江昆山(江苏昆山)人,俗姓茅。初名佛来,号万事休。幼丧父母,师事本州延...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教说这个欲望,比如具体谈到五欲财、色、名、食、睡,它是我们轮回的根源。对凡夫来说,我们想做到完全放下欲望也...
楞严咒被称为佛经咒中之王,虔诚称念,功效感应殊胜。就是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也一定要诵楞严咒。《楞严经》说:...
2017年12月03日于五台山举行上梦下参长老荼毗法会。次日明相出举行上梦下参长老化身窑的开窑仪式,恭请长老灵骨回真...宋朝大学士苏东坡居士,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由于为人耿直,以致仕途并不顺利。当他被贬到江北瓜州作官的时候,在一...一个年轻人在网上回首往事,发出一句颇带禅机的话,我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去换取一个名叫成就的东西;我把父母...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化时,首先...
问: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慧律法师答: 家庭和谐、圆满还是比较重要。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他,让他不要障...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惟有恪遵吾师老实念佛之训,以期速了生死,不负婆心。夫既为...
观遍计所执
【佛学大辞典】
上篇:观练薰修 | 下篇:观树 |
(术语)二门之一。差别于智慧而曰门。...
御选语录
色界有冷暖二触
良遂
一刹
三有
生死
断盐
叹佛
无去无来
立雪
子元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往生净土的愿,绝非世俗浊欲

楞严咒是每个佛弟子必诵之咒

梦参老和尚舍利照片及分拣情况
善观因缘法,安忍自如如
把童年丢了,把青春掉了
文珠法师《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