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总称密教之法。以此宗之本意修三密平等之三摩地,故统称其法为三摩地法。又为凝想五相成身、三密秘观,以通达三摩地菩提心之法。故密教之菩提心又称为三摩地菩提心。依菩提心论之说,唯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三摩地法于诸教中缺而不书。 p67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弹多抳瑟搋】 弹多,此云齿;搋,此云木。谓齿木也。长者十二指,短者六指,多用竭陀罗木。此方无故,多用杨...梵语 sat-kārya-vāda。即于“因”之中说“果”之意。亦即在原因上假立结果之名。为“果中说因”之对称。以纤维(...(人名)Śuddhipanthaka又Kṣudrapanthaka,又作周利槃陀伽,周利槃特迦,周梨槃陀迦。译曰:继道,小路。新作朱荼...(佛名)今之佛世尊,姓释迦,故云释尊。...【厌与离四句分别】 p1276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九页云:若事能厌,必能离邪?不尔。云何?颂曰:厌缘苦集慧。离缘四能...(名数)八转声也。...【卽此差别】 p0886 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卽此差别者:谓五种行所摄受身,种种差别。...梵语 candrāya。为月天子(梵 Candra,音译战捺罗)之真言。又作战捺罗也。以月能息除一切世间之毒热烦恼,施予清...观经六缘之一。善导之观经疏序分义中,将观无量寿经兴起之因缘分为六,禁母缘为其第二,其内叙述阿阇世王幽闭其母韦...【不生】 阿罗汉译言不生。以毕竟不生于三界五趣中故也。又涅槃之涅,亦言不生,众法常住而无始生也。《涅槃经》曰...云何缘?几是缘?为何义故观缘耶?谓因故等无间故所缘故增上故,是缘义,一切是缘,为舍执着,我为因法故,观察缘。...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生存在这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你是什么宗教信仰,你都应该要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一、尽责 你的本分是什么...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陀讲三贴药。 第一个观察因缘是无常的。你说你今生福报很...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悲智双运,福慧并修。这里,悲和福体现的是大乘佛教度人利他的...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辅佐阿弥陀佛普渡十方众生离苦得乐,为何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能往生...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有两个判断方法,第一,你静坐观心,静下来,所有的事情都静下...
丰子恺《十二生肖》漫画。以上作品由丰子恺原创,吴浩然重绘设色。...
以我善乐诸因果,他苦因果尽无余;如风去来行取舍,由此发心求加持。 现在我们也知道,爱护他人的心,对我们是非常...
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三摩地法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摩地 | 下篇:三摩波多法 |
子题:大众部、根本二部、上座部、大迦叶结集处、迦叶结集处、上座部结集处、无学结集处、大众部结集处 戒本疏·解...
弹多抳瑟搋
因中说果
周利槃特
释尊
厌与离四句分别
八啭
卽此差别
战捺罗野
禁母缘
不生
缘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尽责、知足、感恩、惜福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大乘佛教的慈悲与智慧

【推荐】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为何念他的名号不能往生

如何判断自己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丰子恺《十二生肖》漫画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来,那你应该学吃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