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candrāya。为月天子(梵 Candra,音译战捺罗)之真言。又作战捺罗也。以月能息除一切世间之毒热烦恼,施予清凉之乐,故称之为甘露。战,为真言之体,义谓不死,于一切甘露味中,以净月三昧最为殊胜,服此三昧者,即能远离诸种变迁而不死不生;捺,为施与之义;罗,为无尘之义,又为净月之作用;末尾加野字之声,意即月天乘。又据大日经卷二真言藏品所载,月天子之完整真言为:南么三曼多勃驮喃战捺罗也娑诃。[大日经疏卷十、大日经义释卷七] p622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印度之敬礼法。以右膝与右指尖著于地,使右股在空。又竖左膝于上使左足跖著于地也。是亦曰互跪。归敬仪下曰...【不变易性】 指不变之性质。又为真如之异称。参阅‘真如’条。...【瞋恚业道】 p1322 瑜伽五十九卷十四页云:瞋恚业道,事之与想,如粗恶语说。欲乐者:谓损害等欲。烦恼者:谓三毒...(杂语)至极之地位。言佛也。行事钞下四曰:佛为极地之人。...(术语)我见邪见等一切迷理之惑,谓之见,贪欲瞋恚等一切迷事之惑谓之爱。见者一切之见惑,爱者一切之修惑见(又云...梵名 Jayasena。音译阇耶犀那。西印度苏剌佗国人。属刹帝利种。幼好学,初依贤爱论师学因明,未久,从戒贤学瑜伽师...亦名:戒体立两所以 子题:作无作戒二法相藉、戒有二种、戒不具足、不发戒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双问)问曰...【十六触】 p0106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九卷一页云:有十六触。谓有对触、增语触、明触、无明触、非明非无明触、爱触...(杂语)陀罗尼集经曰:作是相珠一百八颗,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为母珠。又更作十颗银珠,以充记子。此母珠表无量...(术语)Ḍāna,又曰檀,檀那。译曰布施。六波罗蜜之一。【又】(杂语)量目名。译曰一铢。见大乘法数二。【又】(...(术语)言得一位,则同时得一切位也。为华严经所明。与一门普门同。探玄记一曰: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大佛顶首楞严咒...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有个好处,就是让他在十天当中,你看看你自己。你不闭关,你老看别人。别人都是...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淡薄名利的真修养,一旦得意,...
因为信佛,从佛的教化当中得到一些利益,得到一些好处。例如说我们人人都有烦恼,但是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千余年矣,其教理高深,法门无量,大慈大悲、救世救人之伟大精神,诚不可思议也!人生处世,皆...首先地藏菩萨说不可做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菩萨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观众生业缘品》中说,造五种恶业者,堕无间...
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结合。 贫穷有缺衣缺食的贫穷,也有内心的贫穷两种。 一...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回...
静坐时,当反观深究,佛即我心,是心是佛,不假外求。如心而住,无能无所。如是谛观,更无二念,是名修行三昧。慎勿...
战捺罗野
【佛光大辞典】
上篇:战鬼 | 下篇:拥护 |
乃印度毗耶离城长者毗摩罗诘之女。名月上,初生不久,忽大如八岁,姿容端丽,城中求婚者众,月上女即告以七日之后,...
右膝着地
不变易性
瞋恚业道
极地
见爱
胜军
戒体立作戒无作戒二种
十六触
数珠母珠记子
陀那
一位一切位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两悲相感,当下就把我们摄受住了

宠辱谁能不动心

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依四法修习,令获胜益
向地藏菩萨学习些什么

贫穷也能变富有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心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