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九卷十四页云:瞋恚业道,事之与想,如粗恶语说。欲乐者:谓损害等欲。烦恼者:谓三毒,或具不具。方便究竟者:谓损害等,期心决定。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谓人于世间奔走钻营,茫然无定,一旦无常侵逼,则受六道轮回之苦。往生礼赞偈载(大四七·四四○下):“日没无常偈...(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一心金刚宝戒。...心为假相所缚而感到不自在。...系密教根据六字神咒经、请观音经,为祈求调伏或息灾所行之修法。又称六字法、六字供、六字神咒、大吉祥六字章句。六...【不轻法师】 p0326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不轻法师者:不作是言:彼于我所,种姓卑劣故。...梵名 Gītagovinda。印度之宫廷诗人贾雅狄瓦(梵 Jayadeva)著于十二世纪中叶之抒情诗集。内分十三章,取材于印度教...(术语)无实体也。南本涅槃经十二曰:有名无实即世谛。不真空论曰:以名求物,无当名之实。...(名数)四如来四亲近之十六菩萨也,简别于贤劫之十六尊,特称为大菩萨。...禅林丧葬仪式。又作盖棺。即死者遗骸纳棺加盖封闭之仪式。亡僧入殓前,棺自寝堂移至法堂,延请僧众为作佛事,事毕,...【于身无所依住】 p0749 瑜伽七十卷八页云:云何于身无所依住?谓依诸定,修习念住;卽于彼定,无有爱味;乃至...(名数)息灾者甘木,降伏者苦木,增益者果木,敬爱者花木,钩召者剌木。...(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都说厚德才能载物,我们要怎么才能积大德?我先讲个故事。有个人打算把一口水缸填满水,于是,他拿了一个桶,挑了一...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我们前面介绍阿弥陀的意义,这地方是说...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以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年遇到饥饿灾荒,许多人都饿死了,...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灭心、妄想心,将之转化为佛陀的智慧与慈悲,学会转念的功夫,...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念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往生西方,可以了生死!不必一定另外再持咒来帮助。念佛不能往生的...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
佛陀在罗阅城的时候,有五百位大比丘跟随用功学习。有一天,世尊从灵鹫山下来,在路上遇到了鹿头梵志。佛陀和梵志一...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门能令众生...
瞋恚业道
【法相辞典】
【瞋恚业道】 p1322
上篇:瞋火 | 下篇:广大转 |
(术语)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译曰一来果或频来果。声闻四果中之第二果也。一来者,欲界之人与天一往来之义也...
忙忙六道
金刚宝戒
相缚
六字经法
不轻法师
牧牛之歌
无实
十六大菩萨
锁龛
于身无所依住
五种护摩木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积大德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这样念佛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