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二十五卷十九页云:若事能厌,必能离邪?不尔。云何?颂曰:厌缘苦集慧。离缘四能断。相对互广狭。故应成四句。论曰:唯缘苦集所起忍智,说名为厌。余则不然。四谛境中所起忍智、能断惑者,皆得离名。广狭有殊,故成四句。有厌非离。谓缘苦集,不令惑断,所有忍智。缘厌境故。非离染故。有离非厌。谓缘灭道能令惑断所有忍智。缘欣境故。能离染故。有厌亦离。谓缘苦集能令惑断所有忍智。有非厌离。谓缘灭道不令惑断所有忍智。应知此中先离欲染后见谛者所有法忍、及诸智中加行解脱胜进道摄、不令惑断。惑已断故。非断治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放逸懈怠所摄】 p0797 瑜伽二十二卷八页云:云何放逸懈怠所摄?谓如有一,由过去世毁犯所犯;于此毁犯,由失...(仪式)谓代他烧香,或烧香之人也。...于天台宗所判立“化法四教”中,别教乃独为菩萨之法,异于三乘共修之藏、通二教,且其所明法门行相,隔历次第,亦异...十种的忍,忍是心住于真理而不动摇的意思。 一、音声忍,又名音响忍,就树林之音声而悟非有而有的道理; 二、顺忍,...因明用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六不定过之一。即九句因中第九句“同品有非有,异品有非有”。又称“俱品一分转”。乃因...清代乌朱穆秦部落人。自幼承清圣祖鞠育之恩,后任仪宾之职,又通西土之语,故世宗特留之于帝都,任西番学总理,掌管...一布施 二爱语 三利行 四同事 次诸陀罗尼而辩四摄者。菩萨若内具诸三昧陀罗尼。自行既充。必须外引含识。同己所...华严经中五类说法之一。器界,指有情所依处之山河、大地、草木等世界。如来以不可思议之神力,能使草木、国土说法,...(术语)真实之教法也。秘藏宝錀上曰:作迁慢如真乘寂。...【具知根】 p0824 如三根中说。 二解 如三无漏根中说。 三解 成唯识论七卷二十一页云:诸无学位无漏...子题:客病、新病、饥渴、主病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终身药则不尔。有身必有病,佛许服此药,防护一期果报身。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
夫妻之间经常有些小冲突和矛盾,这再正常不过了,关键是如何能巧妙将这些冲突和矛盾快速一一化解。下面我就给大家提...问: 社会目前的中坚分子,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五年级,近来也已步入中年。有人不免有中年危机感,往回看,觉得这一生...问: 师父,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呢? 慧广法师答: 通常,初学佛的人,必须要有厌离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修行佛法...
当你碰到冤家对头现前的时候,瞋恨心有可能会上来,巴不得他倒霉,巴不得他碰车,巴不得他得癌症赶快死了,见不到你...《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等受用,能免遇怨敌、传染病、毒、兵器、监狱以及非时横死,并...
大略是这么三种关口: 对于破本参后,就是见性,但未了事。事虽然多,眼睛已经打开,不怕多,能了一件少一件。那么...问: 在《一函遍复》中提到对治女人烦恼的八敬法,女人要孝敬公婆,敬爱丈夫。可是弟子的丈夫不信因果、诽谤正法、...
追求幸福是人类的共性,但人们对于福的认识和态度,却有着高下之分天渊之别。现代商品社会以鼓动人们的消费需求来推...
厌与离四句分别
【法相辞典】
【厌与离四句分别】 p1276
上篇:厌逆食想 | 下篇:慢缓 |
四法印之一,因实相是无始以来佛佛相传的印玺,故名实相印。一切的小乘经皆以三法印印之,一切的大乘经即以此实相印...
放逸懈怠所摄
代香
别教无量四谛
十忍
同异俱分
工布查布
四摄
器界说
真乘
具知根
尽形寿药制限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化解夫妻冲突和矛盾的技巧
人到中年真的百事哀吗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提起佛号,把瞋恨心降伏下来
念六字大明咒之功德

黄龙三关
对这样的丈夫,实在产生不了敬爱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