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二页云:厌逆食想云何?答:诸苾刍等、应于段食,发起厌逆俱行作意,及起毁呰俱行作意;以不净想、思惟段食。其事云何?答:于诸糜饭,应起膖胀死尸胜解。于粥羹臛,应起人之稀粪胜解。于生苏乳酪,应起人之髓脑胜解。于熟酥油沙糖及蜜,应起人之肪膏胜解。于麨,应起骨屑胜解,于饼,应起人皮胜解。于盐,应起碎齿胜解。于莲根茎生菜枝叶,应起连发髑髅胜解。于诸浆饮,应起人之脓血胜解。彼于段食,发起如食厌逆毁呰俱行作意,以不净想、思惟段食;诸想、等想、现前而想、已想、当想、现想。是名厌逆食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放逸为死迹】 p0797 瑜伽十八卷十六页云:云何放逸为死迹耶?谓如有一居家白衣,于诸欲境,躭着受用;造不善...(杂语)公案名。付法藏第十四祖迦那提婆,初为外道,一日,自执师子国来憍萨罗国,诣龙树求论议。龙树乃使弟子持满...(一)为天台宗所立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之一。宣说华严等诸大乘经中不共二乘之旨。此教别为菩萨说恒沙俗谛之理,...有种种的十利,如乞食十利、多闻十利、闻经十利、般若十利、禅定十利、精进十利、粥十利等等。...同教,即会三乘法归一乘法;说,指佛陀说法;听,指众生听法。系华严经疏卷三所举四种说与听二者间之相互关系。即:...梵语 ?ilpasthāna-vidya。又作世工业明、巧业明。指通达有关技术、工艺、音乐、美术、书术、占相、咒术等之艺能学...五百之数既多非可具列于第下也 次诸三昧而辩陀罗尼门者。若依论解三昧。但是心相应法陀罗尼。或心相应。或不相应。...凡三卷。日本时宗第七祖托何(或称托阿)着。叙述时宗之教义。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本书分为圣净难易、本怀非本怀...(天名)Cinti,天名。译曰善思惟。玄应音义四曰:真胝:胝,作尸切。此云善思惟,是天名也。...【具足住】 p0823 瑜伽十二卷十二页云:具足者:圆满清白故。住者:所修观行,日夜专注,时专注故。 二解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尽形寿药,若加法者,无过形义,受法不失。无病而服,但犯吉罗。不作法者,具足七罪(非时、...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三车一车,还有一个三界火宅,这两种譬喻。这两个譬...
家庭有四种伦理,一种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一种是夫妻间的伦理,一种是兄弟姐妹间的手足伦理,一是父母子女、兄弟子...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面对人类行为与情绪的失控,根据佛教的说法,这和个人业力有密切的关系。业力这个观念是指我们在过去无量世(也可以...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很忧郁,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很不幸。他从来没有愉快过,更没有笑过,总是皱着眉头,阴沉着脸,...
宋代官员张抡。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总管。平日虔诚修习净土法门,曾经请南宋高宗书写莲社两个字挂置在他...
普天之下,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都是为了一个利字。不论千乘之国,或者万户之侯,或者百室之君,他们都一个个唯恐...
问: 请问法师,一心生二门的二和入不二法门的二,两个二内涵相同吗? 宏海法师答: 一心生二门出自《大乘起信论》...
厌逆食想
【法相辞典】
【厌逆食想】 p1276
上篇:厌背想 | 下篇:厌与离四句分别 |
又名佛性、法性、真如、法身、真谛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惟此独实,不变不坏,故名实相。经云:实相无相无不相。...
放逸为死迹
以针投钵
别教
十利
同教说听四句
工巧明
五百陀罗尼
器朴论
真胝
具足住
尽形寿药不作法具足七罪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善生经》对幸福人生的启示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圣严法师:业力与潜意识

一个寻找死亡的年轻人

张抡的奏折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