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六地藏,六观音也。为六道所配之佛菩萨。...云何世事差别而转?谓诸世间最初相见,既相见已更相问讯,既问讯已即受沐浴涂香花鬘,次受种种上妙饮食,次受种种卧...独觉乃出于无佛之世,观外物之凋零,觉内心之生灭,无师而自悟者。据析玄记载,独觉有二种,即:(一)部行,部,指部...色蕴中之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p1084...梵语 anāgāmin。音译作阿那含。指声闻第三果之圣者。彼等已断灭欲界九品之修惑,而不再还至欲界受生,故称不还。...【有支】 十二因缘的第十支。由于爱、取二支的驰求执取,贪得无厌,这就积集下了引来生之果的业因。《涅槃经》云:...(杂语)Bhaiṣajya,译曰药。寄归传三曰:鞞杀社译之为药,即是陈弃药也。梵语杂名曰:药,毗皱社。...言现见者。谓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道。现观道时。于现法中。即入苦集灭道。现观故名现见。 若正修习世尊所说苦集灭...(杂名)饿鬼之种类也。焰罗王供养法次第曰:五百饿鬼,半天婆罗门,诸饿鬼众。...(术语)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门。佛者假之。以显佛菩萨和威德光,近诸恶人,又示现种种身之义。如观音之...1、又名同体三宝,或同相三宝,意谓三宝中的每一宝都圆具三宝之义,即:佛中含觉照义,是佛宝,含轨则义,是法宝,...(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我们每个人都有冤家对头,但碰到冤家对头我们千万不要生气啊,为什么?我们想想今生以来曾经讲过多少人的坏话,曾经...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代祖师。...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法华经》(普门品)、《心经》、《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非灭故空,生死涅槃,同于梦境体空观。 藏教人他远离三界,...
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诗僧,如唐代的寒山、拾得、无可、皎然,宋代的遵式、志南,明代的传灯、怀让等。但女诗...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里贫是指无财,耗是家破。多逢,是说不善之人,处处遭遇的处境。忧愁生于内心,患难产生于...
【原文】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者,诸国王大臣之类是也;有人而人者,诸小臣及平民衣食饶足,...
卽此差别
【法相辞典】
【即此差别】 p0886 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即此差别者:谓五种行所摄受身,种种差别。
上篇:契经 | 下篇:卽蕴计我及离蕴计我 |
(术语)大日利益众生之教敕也。金刚顶经一曰:一切如来不空作教令,又时普贤大菩提萨埵身,从世尊心下,一切如来前...
六道佛菩萨
世事差别而转
二种独觉
五色根
不还果
有支
鞞杀社
现见
半天婆罗门
和光同尘
一体三宝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遇到冤家对头千万不要生气
白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为何达摩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印光大师呵斥民国奇女子成高僧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