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蕴中之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p108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三三昧之一。不论定慧二者,修其一之三昧也。...【王所作不思不顺仪则】 p0381 瑜伽六十一卷三页云:云何名王所作不思不顺仪则?谓有国王、不能究察,不审究察,不...(术语)众生往生,非由行者之思惟分别,乃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自然即得往生也。...于日本,为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而举行之讲习会。据私聚百因缘集卷八所述,此会为日人永观于十一世纪晚期所创设。历经数...乃指世间教而言,即不说宗教解脱,而提倡受持五戒得生为人,与奉行十善能生天界之世俗宗教。亦指人天乘,系导入佛乘...(经名)原有二部:一为一卷之提谓经,真本也。一为二卷之提谓经,伪撰也。出三藏记集卷五伪经伪撰杂录第三曰:提谓...(术语)观诸尊之种子谓之字门观。不思议疏下曰:字门观者种子也。...亦名:自然界体 子题:随分自然、异界自然、比丘随游行处有纵广自然界、自然界中不定方圆、方圆 行事钞·集僧通局篇...亦名:遮俗轻慢答对离过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若人问言,某甲比丘犯淫饮酒者。答云,彼自当知。若已作法,...【慢依六事生】 p1278 瑜伽五十五卷九页云:慢依六事生。一、劣有情,二、等有情,三、胜有情,四、内取蕴,五、已...(术语)六行观之第五。观初禅之禅定不动为上妙,初禅之身,虽有形,而如镜中之像自在,忻妙因妙果也。大藏法数三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哈佛营养学家梅尔指出:如果美国肉类生产降低百分之十,省下来的粮食可以用来养活每年饿死的六千万人。 在公元...世间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智识和经验,智识有累代传下来的,也有积许多人的智识和经验而累积下来的,也有用许多苦...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凡夫,烦恼还没有断,无生法忍还没有得到,神通、智慧、力量还...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这样的一个关系;又像枭鸟和凤凰...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参学,在寺内开展学修,自我反省,互相策勉,共同提高的学修制...
大约十年前,父母开始信佛,他们不是那种只知道烧香求这求那的人,而是真信因果的虔诚佛教徒。 在邻里关系上,他们...娑婆国土的特色,这个地方讲出一个相貌叫五浊恶世,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世界当然有十方的世界,娑婆世界一个最严重的...
问: 我妈妈信仰佛教几十年了,现在除了住在家里之外,所有的全像和尚一样。请问为什么我妈妈一梦见保家仙,或死去...
五色根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色界道 | 下篇:五色粉 |
(术语)修得道果必愿行具足,愿大则行亦应大,若仅有愿,而徒望果,无与此相应之行,无有得证果者。此为通教家难净...
分修三昧
王所作不思不顺仪则
愿力自然
往生讲
人天教
提谓波利经
字门观
摄僧自然界体
说粗罪戒答对离过
慢依六事生
忻妙观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素食,就是不做饿死他人的帮凶
答非所问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
昌臻法师《以戒为师》

好人天照应!但行好事,自有前程
净界法师:五浊恶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