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修得道果必愿行具足,愿大则行亦应大,若仅有愿,而徒望果,无与此相应之行,无有得证果者。此为通教家难净土教之语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书名)二卷,功德施菩萨造,唐地婆诃罗译。直释经文。论名者取本经所诠之义理也。...(饮食)煎茶之点心。煎茶以点空心也。或为点心之异名。是进茶之前先进些点心物也。见象器笺十七。...又称经台印。为般若之总印。结此印时,以两手相背附,而收二食指,以二小指屈掌中,以二拇指各压二小指指头,置于心...【假有】 为‘实有’之对称。又作俗有、假名有。谓诸法皆依因缘和合而存在。因缘所生之法,如镜花水月,无其实性,...(术语)已者已往,今者现今,当者当来,即过去现在未来之三世也。法华玄义释签二下有曰:已今当之妙,于玆固迷。是...那烂陀,梵名 Nālandā。又作那兰陀寺、阿兰陀寺。意译施无厌寺。全称那烂陀僧伽蓝(梵 Nālandā-sajghārāma)...(术语)忍辱仙人也。佛,往昔为仙人行忍辱时,为歌利王支分身体。...梵语 rūpaj ?ūnyatā 或 yad rūpaj sā ?ūnyatā。出自玄奘所译般若心经。为“空即是色”之对句。色,广义言之...(杂语)劝有缘之人而使寄附净财也。...为八识中之第六识,是依第七识末那为根(意根)生起。所缘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之法尘,发生认识的作用。又意识分为...(佛名)Akṣobhya,如来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瞋恚。往昔于去此东方千佛刹,出现于阿比罗提...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见不到外面的景致。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耳根不仅能听到...
在晚清及民国初年,印光大师从大乘佛法的角度把佛法分为禅、教、律、密、净五宗,并指明净土宗为各宗的归宿: 如来...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真正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从真...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是二力法门,与普通法门不一样。修一般法门是信解行证,但净...
天台教法,主要有化法、化仪两大类的教化方式。藏、通、别、圆是化法四教,指的是从教理方面提供四种教化众生的义理...
有些接触净土法门的人听说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他一想觉得我的水平比较高,我就应该要观想念...
现在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对治法门。 第一要明信因果 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丝毫不错...
唯愿无行
【佛学大辞典】
上篇:唯识无境界论 | 下篇:唯蕴无我心 |
Shamenbujingwangzhizheng 中国佛教史事。佛教初传入汉地之际,沙门原不跪帝王,只是双手合十表示敬意,与中国...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
煎点
般若波罗蜜多根本印
假有
已今当
那烂陀寺
忍仙
色即是空
劝缘
意识
阿閦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净业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摄住

净土法门之超胜
打坐不是参禅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推荐】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天台八教丨顿教

万德洪名威神不可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