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名)Akṣobhya,如来名。具名阿閦鞞、阿閦婆。译曰无动,不动。无瞋恚。往昔于去此东方千佛刹,出现于阿比罗提国之大目如来所发愿,修行后,成佛于东方,其国土名善快,今现于其土说法。又依密教谓阿閦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住于东方之如来。左手作拳,右手持梵函。黄金色。阿弥陀经曰:“东方亦有阿閦鞞佛。”慈恩疏曰:“阿閦鞞佛,名无瞋恚,在东方阿比罗提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同慧远义记曰:“阿閦胡语,此云无动。”玄应音义九曰:“阿閦鞞,亦云阿閦婆,此译云无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佛诸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智波罗蜜,梵名 ārya-jāna-pāramitā,音译阿利也惹娘曩波罗蜜多。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为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害阿罗汉】 p0931 俱舍论十八卷四页云:若害阿罗汉,无阿罗汉想;于彼依止,起定杀心。无简别故,亦成逆罪。...【只陀】 或云祇洹,此云战胜。生时,父波斯匿战胜外国。西域记云:逝多,唐言胜林。旧曰只陀,讹也。诸经言祇...(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初之如是相为本,终之如是报为末,从本之相,至末之报,究竟平等一如,谓之究竟等。...【具足住】 p0823 瑜伽十二卷十二页云:具足者:圆满清白故。住者:所修观行,日夜专注,时专注故。 二解 ...亦名:故二 济缘记·释安居篇:“本二即在俗时妻,二谓匹偶也。”(业疏记卷二一·一一·一七)...指阿修罗道之王。诸经典中,列举不少阿修罗王之名,其中,法华经序品列有婆稚、佉罗骞驮、毗摩质多罗、罗睺等四大阿...断烦恼。结就是烦恼的别名。...为“化他”之对称。指自利之修行。又作自利。据优婆塞戒经卷二自利利他品所载,菩萨若自身修习法行,则得化导众生趋...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一天大雪...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分成两大块:一个是清净的缘起,一种是杂染的缘起。这两种缘起...
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过去,帝释天王释提桓因,告知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界子...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一、生命的组织 世间事物,由无而有谓之生,能令生起的事物不断生长,得以延续的有机体谓之命。所以,生命不仅限于...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法华禅院的厚存老法师,一生修行以念佛为主,2009年12月示现...
在冬季寒冷的西伯利亚冰原上,一头野牛因为没有抵抗住酷寒的侵蚀,被冻死在地面上。远处,一只乌鸦正在空中盘旋,它...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我误以为个性不错。但个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认真思考...
阿閦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央/車]荼国 | 下篇:阿閦佛之二种身 |
(譬喻)以譬释迦如来潜报身之体而垂丈六之应身,说小乘四谛之教者。法华经信解品曰:即脱璎珞细软严饰之具,更着粗...
无量光佛
八念
智波罗蜜菩萨
害阿罗汉
只陀
如是本末究竟等
具足住
本二
阿修罗王
断结
自行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一个善念躲过了危险

轮回真相与处理方法

忆念三宝远离怖愄

修净业者应当具有这十种信心
文珠法师《生命寿命与慧命》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