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 俱舍论二十九卷八页云:越此依余,岂无解脱?理必无有。所以者何?虚妄我执所迷乱故。谓此法外、诸所执我非即于蕴相续假立;执有真实离蕴我故。由我执力,诸烦恼生。三有轮回,无容解脱。以何为证?知诸我名唯召蕴相续,非别目我体。于彼所计离蕴我中,无有真实现比量故。谓若我体、别有实物,如余有法;若无障缘,应现量得。如六境意。或比量得。如五色根。言五色根。比量得者,如世现见虽有众缘;由阙别缘,果便非有。不阙,便有。如种生芽。如是亦见虽有现境作意等缘;而诸盲聋、不盲聋等、识不起。起定知别缘有阙不阙。此别缘者,即眼等根。如是名为色根比量。于离蕴我,二量都无。由此证知无真我体。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染污真性,即称杂染。杂染有如下三种,即:(一)烦恼杂染,又作惑杂染。指身见、边见及贪瞋痴等一切烦恼能染污真性,...(职位)禅林之职名。守塔者。...譬喻无知凡夫但见于果,而不求其因,如犬逐于块,而不知追投之人。[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五] p1508...(术语)观人法之无我,诸法之无性,渐进而见其他之义理也。...(术语)有者生死之果报。其可招果报之烦恼谓之结。贪瞋痴之烦恼,东缚人而使住在生死之中,故名结。法华经序品曰:...梵语 avadāta-vasana,巴利语 odāta-vasana。原意白色之衣,转称著白衣者,即指在家人。印度人一般皆以鲜白之衣为...心不散乱,无所得、无所悟之正身端坐。亦即只管打坐之坐禅。从容录第二则(大四八·二二八下):“寥寥冷坐少林,默...悲华经中说,释迦佛以前在宝藏佛之前,誓己成佛时袈裟有五德,即 一、或犯重邪见之四众,以一念敬心尊重袈裟,...(人名)梵名悉耻罗末底Sthiramati,印度人。年代事迹不详。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等,北凉道泰译为汉...(杂语)于吾身有缘者。...【八句义】 p0070 入阿毗达磨论上一页云:谓善逝宗有八句义。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识,六、虚空,...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修行之人,要息心静养。汝名静庵,何不顾名思义,一味无事找事,弄得一切人讨厌。自己胸膈膨胀,头晕神疲。再不自重...古来的人,修道的人多,得道的人也多,这现在出家的人很多,真正的修行人没得古人多,其实古今有什么分别呢?没什么...一年夏天,有位爸爸准备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海边戏水。前一天晚上,他召集孩子们说: 明天到海边去玩,我们订定一些注...都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这个六根都用佛号来摄住。六根当中最重要的是摄耳根和意根。我们这两...人的心病从什么地方来?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无法宽恕他人的过错而产生的。可以这样讲,学会宽恕他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信佛是学佛的开始,学佛是信佛的实践阶段,更进一步而言,成佛是学佛终极圆满之归宿。信佛与学佛略有前后的差别,立...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有些人并没有马上去学经典去学《法华经》。那么佛...我们有时候向佛菩萨祈祷,有时候灵验有时候不灵验,菩萨只有让你有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因缘才会灵验。 蕅益大师在《灵...
卽蕴计我及离蕴计我
【法相辞典】
【即蕴计我及离蕴计我】 p0886 瑜伽六卷十页云:又我今问汝:随汝意答。为即于蕴施设有我?为于诸蕴中?为蕴外余处?为不属蕴耶?若即于蕴施设我者;是我与蕴,无有差别;而计有我,谛实常住不应道理。若于诸蕴中者;此我为常?为无常耶?若是常者;常住之我、为诸苦乐之所损益,不应道理。若无损益;起法非法,不应道理。若不生起法及非法;应诸蕴身,毕竟不起。又应不由功用,我常解脱。若无常者;离蕴体外,有生有灭,相续流转,法不可得。故不应理。又于此灭坏,后于余处,不作而得,有大过失。故不应理。若蕴外余处者;汝所计我、应是无为,不应道理。若不属蕴者;我一切时、应无染污。又我与身、不应相属。此不应理。
上篇:卽此差别 | 下篇:前行有三种 |
【昙摩迦罗】 此云法时,印度人也。幼而才敏,质像傀(公回切)伟,善四韦陀,妙五明论。图谶运变,靡所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