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自受用土】 唯识宗所立的四种佛土之一,又称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即实报土,谓佛以相应净识所修成就,从初成佛,...(经名)说佛六年苦行之宿因缘者。摄于佛说兴起行经下。...于一切法执出者,亦有十二辈,云何十二。 一、于生死计有出 如小乘人,迷于性起,随诸妄见,说实有生死可出。...为依据护诸童子经所修之秘法。父称十五童子法、护诸童子经法、乾达婆法、童子经书写供养作法。护诸童子经为北魏菩提...巴利名 Pavārana-kkandhaka。二十犍度之第四。内容规定自恣之作法、非法之自恣、自恣之时间与场所、旧比丘与新比丘...(杂语)多大而不可计量也。又数目之名。摄大乘论释八曰: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胜鬘经宝窟中本曰:无量义者,犹是...(譬喻)大地为墨,以书文字之谓也。显其量之多也。吽字义曰:地墨四身,山毫三密。...梵语 laksana 之音译。又作逻乞洒、攞乞尖拏。意译为相(即事物之诸相)、特征。大日经疏卷七(大三九·六五五上)...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就“法身”一义,与某僧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四十七则(大四八·...(术语)莲华部之弟子也。胎藏界三部之一,金刚界五部之一。...新罗国熊州人。自幼颖悟,出家后即有远游之志,遂来中国,于陈太建五年(573)登南岳,谒见慧思,受学法华安乐行义...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我们是三界里面的浪子,这个世界...问: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师答: 怨恨是一种对不如意的人与事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此时,勿怨天...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但是现实之中,却有不少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的情况出...佛在经上说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童男、童女及诸人天都可以施食的,没有所谓的只有出家人才能施食的说法。...●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沉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无增...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都体现着感应道交的特点。 例如,慧远大师把阿育王造的文殊金...问: 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 宽见法师答: 不管念什么经什么佛,都是圆融无碍的,都是一不是二,念一佛即是念无...在《净土圣贤录》里面讲到一个公案: 宋朝有一个人叫马圩,这个马圩居士是杭州的一个地方官,他的父亲也是做官,他...
昙摩迦罗
【翻译名义集】
【昙摩迦罗】此云法时,印度人也。幼而才敏,质像傀(公回切)伟,善四韦陀,妙五明论。图谶运变,靡所不该。自谓在世,无过于己。尝入僧坊,遇见法胜毗昙,殷勤寻省,莫知旨趣。乃深叹曰:佛法钩深!因即出家,诵大小乘,游化许洛。事钞云:自汉明夜梦之始,迦竺传法已来,迄至曹魏之初,僧徒极盛,未禀归戒,止以翦落殊俗。设复斋忏,事同祀祠。后有中天竺昙摩迦罗,诵诸部毗尼。以魏嘉平至雒阳,立羯磨受法,中夏戒律始也。准用十僧,大行佛法,改先妄习,出僧祇戒心。又有安息国沙门昙谛,亦善律学,出昙无德羯磨,即大僧受法之初也。
上篇:竺法兰 | 下篇:康僧铠 |
(术语)佛之尊称。佛在一切世间为最上之英胜也。无量寿经上曰:今日世英住最胜道。...
自受用土
苦行宿缘经
出病
童子经法
自恣犍度
无量
地墨
逻吃洒
云门六不收
莲华子
玄光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大安法师: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和悔恨心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推荐】简单施食仪轨与施食功德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