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mā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即远离惛沉掉举,心专住一境之精神作用。三摩地之语义诸多,若于说一切有部中,为十大地法之一,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通于定、散,亦通于善、恶、无记之三性,而无别体。于经量部,心之一境相续而转,称为三摩地。行者住于三摩地,观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断除一切烦恼而证得真理。[大毗婆沙论卷一○四、成实论卷十二定相品、成唯识论卷五、大乘义章卷十三](参阅“三昧”580) p67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僧亡时,将其衣服道具估唱后,除支付必要费用外,将其余分作十分,由十分之中抽三分以归常住,称为抽分钱。[禅林象...(一)指色界、无色界等上界天。与“欲界”对称。于密教中,为金刚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五类天之一。此天为魔醯首罗等无量...(杂名)劫末烧尽世界之火。六十华严经二十三曰:若人堪任闻,虽在于大海及劫尽火中,必得闻此经。...亦名:问事端绪、问其事宗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九问其事宗。云僧今和合,何所作为。谓上座及秉法者言之。”资持...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1048~1116)宋代律僧。余杭(浙江杭县)人,俗姓唐。字湛然。号安忍子。少年离俗,十八得度,从神悟处谦学台教,...子题:应自卑下如拭尘巾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众中杂事。入众堂法,先须户外豫安静心。律云,应以五法:一、以慈...【预流一来非善士趣】 p1233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二五卷四页云:问:何故不说预流一来为善士趣耶?答:应说而不说者,...【俱有法】 p0925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俱有法云何?谓一切有为法。...(流派)Ārya-sammitīya-nikāya,译曰圣正量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参照正量部。...(名数)一、人空,又名我空,生空。人我空无之真理也。凡夫滥计五蕴为我,强立主宰以引生烦恼,造种种之业,佛欲破...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行头陀苦行,在山林树下打坐,修习禅定,系念一心,专注不乱。...在家后的市场,有一位卖古董、玉石、民俗艺品的小贩,他的声名远播,原因是他每天开市卖的第一件东西,不论价钱高低...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文章,您说到儒释道不是一家。弟子有疑问如下,《华严经》说...
齿木也称为杨枝,磨齿刮舌的木片,古代比丘常用的十八僧物之一,功能类似于现代的牙刷。 在古代,当比丘口臭时,佛...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一路南下被恶人追寻,他的师父把他送到九江驿,过江,南方人会划船,北方人不太会...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
一、斋天名义 斋天,又名供天,是正月初九寺院为众生祈福而施设的法事活动。 斋者,又作时。斋食,时食也。在此类供...
难陀王是一位见识广博的聪明人,没有任何事能够难倒他。由于自恃甚高,自认无人能敌,便对群臣说:世间上有智慧聪辩...
三摩地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慧经 | 下篇:三摩地法 |
【轮王如佛无二俱生】 p1342 俱舍论十二卷十页云:轮王如佛,无二俱生。故契经言:无处无位,非前非后,有二如来应...
抽分钱
上界
劫尽火
羯磨十缘第九问事端绪
善知识
元照
入众堂法
预流一来非善士趣
俱有法
阿离耶三蜜栗底尼迦耶
二空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推荐】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感恩心使他得到更大的回馈

儒释道是一家吗

比丘十八种僧物之齿木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正月初九斋天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