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一)梵语 tathāgata-garbha。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三昧,禅定之异称。住此三昧时,则一切诸三昧种及一切功德庄严皆能具足,故称一切种妙足三昧。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大...(术语)羯磨者谓授戒之作法。璎珞经大众受学品所明授戒之作法也。是为梵网戒宗之相宗,天台一乘家之所遵由者。...【离间语罪】 p1425 瑜伽五十九卷十七页云:复次若以实事毁呰于他,为乖离故,而发此言;名离间语。或以不实,假合...(仪式)死后三日所设之僧斋名。由亡人于此日见阎罗王而起。释氏要览下曰:北人亡至三日必斋僧,谓之见王斋。...【前行】 p0887 大毗婆沙论五十一卷八页云:三结中,有身见结,见为前行,有二句。或见所断,或见修所断。问:...开,开除之意,即开除执着;显,显示之意,即显示真义。此系天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之语。关于法华开显之思想,于...(一)河南许州东北,即后汉豫州之颖川郡。我国三国时代,首位前往于阗国求取梵本经典之沙门朱士行,即生于此。 (二)...(一)意谓修小乘法门以证阿罗汉果者有二种。(一)次第证,又作次第断,谓自初果须陀洹次第断惑而证第四果阿罗汉。(二...(术语)四时之一。谓夏期三个月间之安居行也。...【身化三种】 p0677 佛地经论七卷十页云:身化三种。一、自身相应。谓化自身、为轮王等种种形类,及现种种诸本...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十分热闹的街道,贩卖着各种...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万缘放下,还是要念佛,念佛最快了,末法时期靠自...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肇启莲宗福...
《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简单的看看它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袁了凡改命。这是明代的一位...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恶。若持戒...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为两个问题所困扰: 1,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呢? 2,我...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即将踏上伐楚的征程。秦王嬴政亲自送行。临行的时候,王翦请求秦始...
不生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不生】阿罗汉译言不生。以毕竟不生于三界五趣中故也。又涅槃之涅,亦言不生,众法常住而无始生也。《涅槃经》曰:‘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
上篇:五识缘境 | 下篇:不生不灭 |
唐朝律僧。生卒年、籍贯皆不详。风神峭拔,识量宽和。受具足戒后专究律学,旁通经论。唐高祖武德(618~626)末年,...
如来藏
一切种妙足三昧
璎珞羯磨
离间语罪
见王斋
前行
开显
颖川
二种证
夏
身化三种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染布的譬喻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