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九卷十七页云:复次若以实事毁呰于他,为乖离故,而发此言;名离间语。或以不实,假合方便,以为依止,为损坏他,而有陈说;或依亲近、施与,或依知友、给侍,而有陈说;名离间语。若自利缘,或损他缘,或由他教,或现破德,或现怖畏,为乖离故,或自发言,或令他发;如是皆名离间语罪。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贤守定】 p1341 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人名)天台第二祖,南岳慧思禅师也。...谓于应身与化身之同异,诸经说法不同,如同性经、金光明经于应身之外立化身,则二身差别;大乘起信论于应身之外不立...(名数)三十七道品之异名。四念处等三十七法为成就菩提行法之支分品类,故谓之菩提分法。...【法念住】 p0759 法蕴足论五卷一页云:云何于此内法住循法观若具正勤正知正念除世贪忧?内法者:谓自想蕴行蕴...(533~610)隋代僧。豫章(江西)人,俗姓夏侯。年少出家,从杨都兴皇寺法朗学三论,并从天台宗智顗修习禅法。晚年...【苦忧差别】 p0843 成唯识论五卷十五页云:诸逼迫受、五识相应;恒名为苦。意识俱者;有义、唯忧。逼迫心故。...【善知心善知心回转】 p1148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卷四页云: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我不见一法、速疾回转、犹如心者。...【外门】 p0492 杂集论三卷十三页云:云何外门?几是外门,为何义故,观外门耶?谓欲界所系法是外门义。除依佛教所...为阿弥陀佛三十七号之一。即指阿弥陀佛之寿命、光明、神力、本愿、智慧、功德、慈悲、方便、依报、正报等,无一不是...谓佛道之幽远难行,非具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之气魄,则难以成就。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下):“云何能得无上...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在这个以科技和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佛教无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净土难信之法在现代遇到的挑战也日显突出。这可从两...到底饮食有怎样的力量,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如果想要做一个品味优雅的人,消除身上的异味是必要的,它不仅影...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蕅益大师...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你打开菩萨戒,杀盗淫妄四根本戒不谈,后面六条的增上戒,有好...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著,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教语...
【原文】 人恒病执著,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之极名著。羿著射,辽著丸,连著琴,与夫著弈者至屏帐垣牖皆...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自在生活,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那种自在的生活到底是什...
离间语罪
【法相辞典】
【离间语罪】 p1425
上篇:离言相取 | 下篇:识非识住 |
(故事)释尊出家,先问阿罗逻与伽蓝,次问郁头蓝弗,彼以非想定示之。见佛本行集经二十二,中阿含经五十六罗摩经。...
贤守定
思禅师
应身与化身同异
三十七菩提分法
法念住
智锴
苦忧差别
善知心善知心回转
外门
真无量
悬旷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为什么你觉得净土之法那么难信
吃肉让体味难闻易患癌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世间之人情执牢结坚固

执滞之著不可有,执持之著不可无
真正的布施是不求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