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绝妙之行因。菩萨之大行也。法华文句会本十曰:妙因斯满,极果顿圆。...(地名)又作云黄山。在浙江义乌。上有岘壁,高百丈,广三十五丈,可俯瞰华溪。傍有如来峰,七佛峰。梁天监年中善慧...百济律宗之鼻祖。于百济圣王四年(526),为求律典,乃渡海转至中印度常伽那大律寺,学梵文五载,洞晓竺语,深究律...凡六十卷。北凉昙无谶等译。全称大方等大集经(梵 Mahā-sajnipāta-sūtra,藏 Hdus-pa chan-po)。乃大集部诸经之...(杂语)一乘之教味,唯一不二,故曰一味。...(术语)原为外法,一为忍苦。一为自己断食,施与于他。以为功德之法。显教称之为自饿外道。以为无义之法而戒之。佛...梵名 Kelikila。乃髻利吉罗金刚之略称。又作计里吉罗、计利枳攞。意译作金刚喜悦、触金刚。乃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未来非实非有诸行相生】 p0491 瑜伽五十一卷十五页云:问:依何道理,应知宣说唯从未来非实非有诸行相生?答:若...(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经说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别。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传说)佛担父王之棺也。净饭王般涅槃经曰:尔时世尊,念当来世,人民凶暴,不报父母育养之恩,为是不孝之者。为是...前言六根,兹明须净。即谓如欲了于自心,须不迷于现境,净其六根,不着六尘,而转六识。 所谓净其六根者,以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言语,言语它是三苦的根本,意思就是说,外道只知道去虚妄执著...从前有一个禅师叫作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候,常常跟他们说:修行就是要宁愿作傻瓜,要有傻瓜的精神才可...
你看玄奘大师那么艰辛去印度取经求法,我们今天佛法送到我们的身边,我们对佛法会怎么样呢?会非常非常的怎么样,那...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问: 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 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
怎样增强信愿行?念佛的方法?如何做功课? 关于念佛、关于教理、关于修行等等,大家学佛后有满脑袋疑问需要解决,...一个亲戚去世了,我们送她到殡仪馆火化。我对火化的环节深感神秘和好奇。通过一个朋友的疏通,我被允许参观了遗体火...
我的外婆刘秀芝,山东省烟台人,今年93岁。外婆性格好强,勤劳朴实,心地善良。外公很早就去世了,外婆一直一个人和...
贤守定
【法相辞典】
【贤守定】 p1341
上篇:暂时灭 | 下篇:膝慧补特伽罗 |
谓超越修行佛道之障碍。无为法之本体为空,乃脱离有为法之事相者,故有时亦称无为法为远离。修行佛道者,首要之务在...
妙因
云横山
谦益
大集经
一乘一味
断食
髻利吉罗
未来非实非有诸行相生
大千世界
佛为父担棺
净六根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宁愿做傻瓜

一定有要恭敬心,才能在佛法当得到利益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有修行问题应该怎么办
最终都要归于一把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