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四卷二页云:云何膝慧补特伽罗?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世有一类补特伽罗,为听法故;苾刍前坐。苾刍哀愍,为说法要;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彼在法座,于所说法初中后分,虽皆能知;而从座起,于所说法初中后分,皆不能了。先虽领受;而后忘失。譬如有人,得妙饮食,置于膝上。以失念故;歘从座起,皆悉堕落。如是一类补特伽罗,为听法故;苾刍前坐,广说乃至而后忘失。是名膝慧补特伽罗。问:何故名膝慧补特伽罗?答:彼有是慧,在法座时,于所说法初中后分,随所欲知;以有慧故。虽皆能知。彼有是慧,而从座起,于所说法初中后分,虽皆欲了;而无慧故,皆不能了。先虽领受;而后忘失。故名膝慧补特伽罗。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以耳闻法,遂得解脱。耳为解脱之门,故曰解脱耳。思益经二曰:眼是解脱门,耳鼻舌身意是解脱门。此土众生特...【独觉住】 p1383 瑜伽三十四卷二十八页云:云何独觉住?谓初所习鳞角喻独觉,乐处孤林,乐独居住,乐甚深胜解,乐...为华严教义之缘起观。属四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内容。又作法界无尽缘起、十十无尽缘起、十玄缘起、无尽缘起、一乘缘...这一世所造的善恶业要到二生以后才受报。...(杂语)五十小劫之长时,以佛之神力使如半日也。法华经涌出品曰:是诸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梵名 Kareri-kutikā,巴利名同。又作迦梨隶、迦利罗石室、迦利啰窟、俱利窟。系给孤独长者所献僧园(祇园精舍)中...【论出离】 p1329 瑜伽十五卷十九页云:论出离者:谓立论者,先应以彼三种观察,观察论端,方兴言论;或不兴论;名...因前世两舌,向此说彼,向彼说此,斗构是非,离间和合,致令乖分,故今生感此二种报。据法苑珠林卷七十载,二种两舌...【境不离识】 唯识学立论,以一切客观外境都不实在,皆是主观心识的虚妄变现——由心体的自证分变现出相分,再由见...(名数)华严宗所说龙女,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四人名为四胜身成佛。胜身者,彼宗于圆教行位三种中,约...(术语)五浊恶世也。阿弥陀经曰:娑婆国土五浊恶世。法华经劝持品曰:浊世恶比丘。往生要集上本曰:往生极乐之教行...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
今人多无知,不孝父母,不敬长辈,唯独溺爱子孙。从小就给孩子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衣食住行,皆是最好。结果孩子成...
这个事情是这样:我们在无量劫的生命的流转当中,经历过很多很多次生命的经验。有些经验是痛苦的经验,有些经验是快...什么是给予?对佛学深有造诣的西方分析心理学大家弗洛姆有过专门研究。他认为,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不简单...
如若是为了能受人信施、或为便于利用人的善心和对出家人的恭敬心而显出家相者,则是伪作沙门,心非沙门;若在家人披...
下品中生者乘着那个莲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之内,他在莲华里面待了六劫,就不像前面几品往生很快就...
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妈,我们才能充分感知一个家的温馨和踏实。 家有老人,就意味...有两位相交多年的朋友,结伴到远地去经商,两人身上各自携带了大把的黄金和珠宝。由于他们要去的地方,一路上荒山恶...
大般涅槃当中,到底它是产生了一个多大的作用,所谓的四智菩提,我们来看第一个释名: 此虽本来有能生种,而所知障...
膝慧补特伽罗
【法相辞典】
【膝慧补特伽罗】 p1344
上篇:贤守定 | 下篇:诸欲过患 |
(杂语)佛经称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
解脱耳
独觉住
法界缘起
后报
五十小劫
花林窟
论出离
二种两舌报
境不离识
四胜身
浊世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不要折损孩子的福

带业往生是有条件的
给予不是放弃和牺牲

冒充出家人之果报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莲华里做什么呢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一比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