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我执五失】 《俱舍论》卷二十九载,我执有五种过失,即:一、起我见及有情见,堕于恶见趣。二、同于诸外道。三、...(行事)胎藏三时,常事也,金刚界四时,是以此界取一切之物类四故也。四时者于平常之三时加半夜。...【蕴界处差别三种】 p1454 杂集论五卷十一页云:复次蕴界处差别、略有三种。谓遍计所执相差别、所分别相差别、法性...(故事)疑耀二曰:世但知佛书,自汉明帝时,始入中国。不知秦之先,中国已有其书。隋经藉志曰:其书久矣流布,遭秦...乃修行佛道所必经之四种过程。首先须信乐佛法,其次了解佛法,进而身体力行,最后证悟其果。 p3721...【三处教诫】 p0194 瑜伽八十八卷二页云:卽以如是记说神变为依止故;于其三处而为教诫。一、于行处现前境界,开许...又作大力住持、大力无明。即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具有大力,能生起一切枝末之染法,而为大地万物之所依住,故称大力住...(术语)随他意之异名。随顺于人情也。辅行曰:随顺物情,名随他意,亦名随情。...(杂语)顺佛法之众也。即出家五众之总称。圆觉经曰: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寄归传一曰:若泛为俗侣...【执受及非执受差别】 p1031 瑜伽六十六卷十页云:复次略由五相,建立执受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初唯色,说名执受...有二义:(一)疑念与后悔。弥沙塞五分戒本(大二二·一九七下):“若比丘故令比丘生疑悔作是念,令彼比丘乃至少时恼...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剧苦尝来厌革囊。 念念弥陀休背觉,心心极乐愿还乡。 何时得受...
我们一般净土宗的人,因为平常把佛号念得很多感应,就得少为足,所以一直活在平时的念佛,这叫作离苦得乐的念想。净...
三国时代,东吴的孙权对佛教素无信仰,有一位印度的出家人康僧会到吴地(今江苏省吴县),在街头设立佛像,低头焚香膜...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救他们...人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生:...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背者,纵之则无所从去。无向者,迎之则无所从来。言即此灵明湛...1. 四圣谛 谛(satya)的含义是实在、真理。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谛,是对人生现象的评价和解脱痛苦的指示。四圣...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鬘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
得以酒为药
【释氏要览】
分别功德论云。祇园有比丘病经六年优波梨往问所须。答唯思酒优波梨曰。待我问佛遂至园问佛有比丘病思酒为药。不审可否。佛言。我所制法除病苦者。优波梨复往索酒令饮病寻平复重为说法得罗汉果。佛赞优波梨汝问此事使比丘病瘥又使得道。
上篇:阇维 | 下篇:独觉 |
随机羯磨·杂法住持篇:“佛言,毗尼有五答:一、序答,二、制答,三、重制答,四、者修多罗答,五、者随顺修多罗答...
我执五失
饮食四时
蕴界处差别三种
佛经入中国
信解行证
三处教诫
大力住地
随情
法众
执受及非执受差别
疑悔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推荐】大安法师:我能够学佛的因缘也是由于生病

把离苦得乐的念想提升为往生净土的念想

方寸心间的抉择
圆因法师:浅释放生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佛陀生病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