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六卷十页云:复次略由五相,建立执受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初唯色,说名执受。当知此言,遮心心所法。彼非执受故。又于色中所有内根,根所依属,说名执受。当知此言,遮外不属根色。彼非执受故。又心心所,任持不舍,说名执受。当知此言,遮依属根发毛爪等,及遮死后所有内身。彼非执受故。又执受色,由四因缘之所变异故;名执受。何等为四?一、由外色所逼触故;二、由内界相违,平等,所引发故;三、由贪瞋等诸烦恼缠,多现行故;四、由审虑所缘境故。谓由外色能损恼者,现前逼恼;有执受色,即便生苦,生悲,生恼。若有外色,能饶益者,现前触对;有执受色,即便生乐,安隐,饶益。若有内界更互相违;便生苦恼。彼若平等;安乐摄受。又若贪等烦恼所恼;即便生苦,愤发炽然。又邪审虑所缘境故,或正审虑所缘境故;便起轻安喜乐摄受。又为损害,或为饶益,故名变异。如是若色,若内,若心心所任持不舍,若如是缘令成变异,是名执受诸法差别。与此相违,当知是名非执受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不知法】 p0317 集异门论十七卷二页云:不知法者:谓不了知如来教法。谓契经、应诵、记说、伽他、自说、因缘、譬...(杂语)于自己无因缘之佛。谓于宿世未与自己结缘之佛也。...【内自所证】 p0366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内自所证者:唯信他等,不能证故。...【于前际无智】 p0748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复次于前际无智者:谓于过去诸行,无常法性,不了知故。又云:彼...以一月喻佛,三舟喻根机各异之众生。谓一轮明月之下,乘南行之舟者,见明月随之南行千里;乘北行之舟者,见月亦随之...亦名:当日出界逢难经宿得夏 子题:昭玄十统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问:‘因事出界,水陆道断等难,不得反界,失岁...(术语)南山旧律谓五月十六日已后之三月,义净新律谓六月十六日已后之三月。...又名根本惑,或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大烦恼是,为二惑之一。...(植物)花名。大日经疏十三曰:钵孕瞿花,西方出此花,如此间粟榖之色,花房亦如榖穗,甚香也。...梵语 vātāyanacchidra-rajas。又作向游尘、日光尘。即浮游于日光之中,肉眼仅得辨认之尘。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其最...位于湖北汉口。清光绪三年(1877),隆希和尚开山创建,时称古德茅篷。光绪三十一年及民国初年均曾扩建,并改名古德...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是欲速则不达,开始很猛的人,常常退下来也很快。要知道发了菩...修行的法门很多,八正道是其总纲,扩展开来就是三十七道品。其中的五根、五力就是信、进、念、定、慧,是出生一切无...
昨天讲的地藏菩萨圣德大观,他捡一个木头黑漆漆的地藏像都可以得到加持,而且他还不是怎么心诚。像我们要修行,经常...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六十华严经卷一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禅师,道吾禅师指着茶杯道:是邪?是正? 仲兴走近道吾禅师的...记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丛林以无事为兴盛这句话? 传印长老: 祖师要求高啊,百丈怀海...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善。」 当禅宗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惠能...问: 念经是快点好,还是慢一点好啊? 惟贤老和尚答: 念经要不快不慢,要合适。念快了来不及喘气,念慢了速度又不...
执受及非执受差别
【法相辞典】
【执受及非执受差别】 p1031
上篇:坚固粗重 | 下篇:梵行求有五 |
谓极乐净土之十七种庄严。据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而明二十九种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
不知法
无缘佛
内自所证
于前际无智
一月三舟
安居当日出界逢难经宿得夏
后安居
本惑
钵孕瞿
隙游尘
古德禅寺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开始很猛的人,退下来也很快
信、进、念、定、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