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供养释迦牟尼佛之坛法。为密教修法之一种。即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尊,为增益、除障难、治病而修之秘法。陀罗尼集经卷二...【无学正念】 p1069 集异门论二十卷十三页云:云何无学正念?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术语)佛所得之三昧名。如于大海中印象一切之事物,湛然于佛之智海印现一切之法也。大集经十五曰:譬如阎浮提一切...(768~824)唐代古文家。字退之。邓州南阳(河南南阳)人,先世居昌黎。赞扬儒家,反对佛教、道教,富文名;苏轼尝...复次总约一切无漏业无有差别所有障碍随顺体性,如其次第建立曲秽浊等诸染污业,净牟尼等诸清净业。曲业者,若身语意...梵名 Ratna-nimi。音译罗怛那(宝)你弭。印度耆那教现在下劫第二十一之阿罗汉,名你弭,或为此尊之由来。位于密教...子题:奢法 资持记释云:“言二、六者,一月、五月中间兼闰,则二月、六月也;一月中局闰七月,五月中通含七、...(杂语)Bhaiṣajya,译曰药。寄归传三曰:鞞杀社译之为药,即是陈弃药也。梵语杂名曰:药,毗皱社。...(经名)一卷,吴支谦译。王舍城之音悦长者,得四种之吉祥,佛往赞叹之,使植福。后得四种之不吉祥,尼犍子往赞叹之...雕刻或绘画佛菩萨、伽蓝神等形像,以其具有灵验之征,故称为灵像。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五·八五九下):“谛惟形聚...【有求】 p0538 瑜伽九十六卷二页云:无明界所随六处诸界为缘,所依别故;起无明触种种品类。其无明触种种品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域为佛开出以三十二种药物调合成的药酥,每天必须服用三十二两...有一次,佛陀的弟子们在外看到人家在办丧事,为了祭拜亡者,杀了许多生灵,因此个个表情悲戚。佛陀知道后,悲悯地说...
菩萨道在心中要产生三种力量──誓愿力、观照力跟行动力,其中这个誓愿力跟观照力,即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在职场上,难免遇到因为行事风格不同、立场有异,而有看法的落差。如果缺乏沟通,彼此产生误解、批评,再经过有意无...1 找工作 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们大学要求的比较严,我们一直忙着做毕业设计,应付毕业,然后我就迟迟没有找工作,...
汉译大乘佛经,关于弥勒的记载,是不胜枚举,现仅从他的姓名窥知其思想具有两大特色。 弥勒以修慈心观而闻名的。在...医院病房,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不同的是一个来自乡下农村,一个就生活在医院所在的城市。 生活在医院所在城市...火车就要启动的时候,一位老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一只脚不小心被车门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车门外。火车启动后,老人...
于前际无智
【法相辞典】
【于前际无智】 p0748 瑜伽八十四卷十八页云:复次于前际无智者:谓于过去诸行,无常法性,不了知故。又云:彼于如是不了知者:谓依前际,等起不如理思惟:我于过去世,为曾有耶?乃至广说我为是谁?谁当是我?今有此情,从何而来?于此没已;当往何所?如是依前后际不如理作意故;于如是无常法性,愚痴不了。于诸行中,我见随逐。
上篇:于异熟无智 | 下篇:于后际无智 |
(名数)又曰百八烦恼。百八种之烦恼也。结为烦恼之异名(烦恼者,结集生死,故名结),由烦恼生种种之恶业,故曰结...
释迦法
无学正念
海印
韩愈
施业
宝辐辟支佛
迦提不得含闰
鞞杀社
长者音悦经
灵像
有求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挂着花鬘的羊

菩提心跟空正见是菩萨的根本

【推荐】要有能接受批评的雅量
布施、放生、施食后的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