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南山旧律谓五月十六日已后之三月,义净新律谓六月十六日已后之三月。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以箭矢射石,不能贯穿,比喻二者之无法相容。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三(大四六·二九八中):“矢石者,如箭矢射石,...【二法能令有情入谛现观或根成熟】 p0049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页云:又有二法,能令有情,内正作意,外闻他音,二...禅宗公案名。井,指井户;驴,即辘轳,或谓驴马。曹山录载(大四七·五二七下):“师又问:‘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为汾阳善昭禅师所立用以接引学人之方法,表示十智同归于一真如之意。十智即:同一质、同大事、总同参、同真智、同遍...日本佛教用语。又称附宗。谓寄寓于他宗之宗旨。即指不独立成一宗,而附属于其他之宗派者。据元亨释书卷二十七诸宗志...(术语)佛之德号。释迦译言能仁,故名。...(人名)菩萨名。梵名沙啰末底Sthiramati,佛灭后七百年出现。作宝性论,法界无差别论等,显扬大乘。见法界无差别论...【四圣谛真俗分别】 p0461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问:如是四圣谛,为世俗谛摄?为胜义谛摄?答:胜义谛摄。何以故...【乞食有二】 p0227 瑜伽二十五卷十九页云:乞食有二。一、随得乞食。谓随往还家,随获随得而便受食。二、次第乞食...(术语)毗卢舍那佛为中尊,普贤文殊二菩萨为左右之胁士。...【永尽断】 p0495 显扬三卷十六页云:三、永尽贪断。谓由永断随眠惑故;贪烦恼断。如永尽贪断,如是第四永尽瞋断、...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观宗寺,除平常在讲课的时候,修一小时的止观外,每到冬至节后,就把经都包起来,大家一齐进禅堂,打禅七,末了还要...对于年老的人,生前应办好三件要事: 第一,少说话,多念佛,应做的事快快做成,应吩咐的事早早吩咐。不要留恋人间...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喻如两军对垒,必须坚守己之城郭,不...
问: 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吗? 净界法师答: 我前一阵子到竹山去,在竹山的商店,跟一个一贯道的居士在聊天。他告...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同时地藏菩萨还教授我们要发回...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阿罗汉,六通具足,其中只有阿难比丘尚未证到阿罗汉果。 佛告...
问: 法师,现在很多人喜欢戴佛珠,只要戴上就会吉祥吗?请您开示,怎样才是真正吉祥之相? 宏海法师答: 我们不管...
后安居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后光 | 下篇:后身 |
(一)指所缘之境与能观之心。三论玄义(大四五·七下):“内外并冥,缘观俱寂。” (二)宋代曹洞宗僧。生卒年不详。...
矢石
二法能令有情入谛现观或根成熟
如井觑驴
十智同真
寓宗
仁尊
坚慧
四圣谛真俗分别
乞食有二
华严三圣
永尽断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
老年人的三大要事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吗

曲折所带来的财富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